[发明专利]一种相控双交叉偶极子测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04918.6 | 申请日: | 201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07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浩;何晓;王秀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E21B47/14;G01V1/52 |
代理公司: | 11309 北京亿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霁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射信号 发射换能器 换能器阵列 组接收 子组 测井仪器 换能器 组发射 接收换能器 偶极子测井 低信噪比 第二区域 第一区域 依次接收 双交叉 偶极 相控 正交 地层 探测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相控双交叉偶极子测井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测井仪器的第一区域,设置至少一组发射换能器,中的第一组发射换能器包括四个发射换能器;在测井仪器的第二区域,设置至少一组接收换能器阵列,至少一组接收换能器阵列的一组接收换能器阵列包括第一组接收换能器阵列和第二组接收换能器阵列;依次对第一子组发射换能器、第二子组发射换能器、第三子组发射换能器和第四子组发射换能器进行激励,得到第一发射信号、第二发射信号、第三发射信号和第四发射信号;接收换能器分别依次接收第一发射信号、第二发射信号、第三发射信号和第四发射信号。本发明通过控制正交偶极发射换能器的极性和幅度,可以在较低信噪比和弱各向异性的情况下,较好地探测地层方位的各向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层勘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相控双交叉偶极子测井方法。
背景技术
在油气勘测领域中,由于非常规油气勘测的开发越来越受重视,因此,在油气开发之前测井,对地层裂缝和地应力的定量评定显得越来越重要。交叉偶极子声波测井方法可以较好地探测由裂缝或地应力引起的各向异性,从而交叉偶极子声波测井方法成为非常规油气勘测的重要方法之一。
交叉偶极子测井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测井仪器设置四个发射换能器,其中两个发射换能器设置在规定的X、-X方向,另外两个设置在规定的Y、-Y方向,同时,对设置在X和-X方向上加一个极性相反的电压,对相应X、Y方向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相减,得到同相信号XX和YY,交叉信号XY和YX,通常交叉信号是相同的。
现有的交叉偶极子测井可以提供4组共3个独立方向的测井速度,在信噪比较高时,通过处理获取各向异性大小和快慢横波方位,为获取评定地应力和裂缝提供手段。
而这些偶极子测井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点:当交叉偶极子的发射换能器与快慢横波的夹角在45度附近时,各向异性较强的介质在四分量数据显示也较弱,不利于各向异性探测和反演,如果利用四个分量的数据同时或部分反演各向异性两个参数,可能会出现方位角的跳变。
已经提出的双交叉偶极子测井方法则需要四组发射换能器,增加了仪器的制造成本,同时也有可能带来仪器长度的增加,给施工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较低信噪比和弱各向异性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相控双交叉偶极子测井方法,较好地探测地层方位的各向异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相控双交叉偶极子测井方法,该相控双交叉偶极子测井方法包括:在测井仪器的第一区域,设置至少一组发射换能器,至少一组发射换能器中的第一组发射换能器包括四个发射换能器,等间距分布在与仪器轴线垂直的第一平面的圆周上;在测井仪器的第二区域,设置至少一组接收换能器阵列,至少一组接收换能器阵列的一组接收换能器阵列包括第一组接收换能器和第二组接收换能器,第一组接收换能器和第二组接收换能器分别等间距分布在第二平面,第二平面与第一平面平行;其中,第一组接收换能器包括四个接收换能器;第二组接收换能器包括四个接收换能器;依次对第一子组发射换能器、第二子组发射换能器、第三子组发射换能器和第四子组发射换能器进行激励,得到第一发射信号、第二发射信号、第三发射信号和第四发射信号;其中,第一子组发射换能器包括第一组发射换能器中夹角互成180度的两个发射换能器;第二子组发射换能器包括至少一组发射换能器中的一组发射换能器中除第一子组换能器之外的其余两个发射换能器;第三子组发射换能器包括第一组发射换能器;第四子组发射换能器包括第一组发射换能器;接收换能器分别依次接收第一发射信号、第二发射信号、第三发射信号和第四发射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49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