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风影测风塔的信号传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04281.0 | 申请日: | 201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59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朝;王吉远;张超;龙泉;张辰源;刘丽丽;石一迪;李新宇;欧阳磊;弥崧;张耀文;刘澈;赵树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唐浩电力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C17/02 | 分类号: | G08C17/02;G08C23/04;G01P5/00;G01P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王明霞 |
地址: | 100052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风影测风塔 信号 传输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风影测风塔的信号传输系统,所述测风塔上设有数据采集单元和至少一个测风仪;数据采集单元上设有第一无线信号发射接收终端,测风仪上设有第二无线信号发射接收终端,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发射接收终端与第二无线信号发射接收终端相匹配对应无线连接,令数据采集单元与测风仪之间经无线信号相互传输数据。通过将测风仪与测风塔上的数据采集单元向无线匹配对接,令二者之间经无线信号进行相互之间的数据传递,以避免了二者需要连接数据传输线的麻烦;同时,在测风仪相对塔筒产生位移时,避免了因二者之间有连接线造成测风仪移动不顺畅、数据传输不稳定的问题,提高了整个测风塔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风影测风塔,还涉及一种测风塔的测风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抗风影测风塔的信号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全球对风能资源的普遍关注和风力发电行业的迅速发展,各国政府、企业或是风电开发商开始投资兴建测风塔,为将来风电场的投资建设获取第一手风能资料。测风塔架设在风电场场址内,多为绗架式结构和圆筒式结构,采用钢绞线斜拉加固方式,高度一般为10-150米。在塔体不同高度处安装有风速计、风向标以及温度、气压等测风仪。可全天候不间断地对场址风力情况进行观测,测量数据被记录并存储于安装在塔体上的数据记录仪中。
但是现有测风塔结构均存在由塔筒造成的、不同程度的风影效应。风影效应,是指由于测风仪设置于塔筒背风侧,而塔筒会对流经测风仪之前的风产生影响。由于风影效应的存在,使得测风仪无法准确检测风力、风向等参数。
同时,现有测风塔上的测风仪都是采用明显连接方式进行数据信号的传输,使得测风仪无法相对塔筒产生相对位移;同时,在现有测风塔数据传输系统无法适应大风等恶劣环境条件。因此,急需提供一种稳定、高效的测风塔信号传输系统。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风影测风塔的信号传输系统,以实现对设置于可旋转安装杆上的测风仪进行稳定数据传输的目的;第二目的在于,达到对测风仪所采集数据进行实时精确的、无线传输收集的目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风影测风塔,以达到避免塔筒风影对风力检测造成影响的目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风塔的测风方法,以实现对测风塔所处位置风力和风向进行精确检测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风影测风塔的信号传输系统,所述测风塔上设有数据采集单元和至少一个测风仪;数据采集单元上设有第一无线信号发射接收终端,测风仪上设有第二无线信号发射接收终端,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发射接收终端与第二无线信号发射接收终端相匹配对应无线连接,令数据采集单元与测风仪之间经无线信号相互传输数据。
进一步,第一无线信号发射接收终端为wifi、蓝牙、红外、4g模块中的一种或组合;第二无线信号发射接收终端为相对应匹配连接的wifi、蓝牙、红外、4g模块中的一种或组合。
进一步,所述数据采集单元上设有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与第一无线信号发射接收终端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数据采集单元还经数据传输总线与测风塔所在风场中的数据服务器相连接;
或者,数据采集单元上设有第三无线信号发射接收终端,数据服务器上设有第四无线信号发射接收终端,所述第三无线信号发射接收终端和第四无线信号发射接收终端相匹配对应无线连接,令数据采集单元与数据服务器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测风塔包括竖直设置于地面上的塔筒,塔筒的测风高度处设有水平设置的安装杆,安装杆可绕塔筒轴线旋转的安装于塔筒上,安装杆的第一端设有测风仪、第二端设有对重块,所述的安装杆上设有竖直设置的挡风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唐浩电力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唐浩电力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42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