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层复合板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03660.8 | 申请日: | 201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98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吴江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三弦建筑声学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3/075 | 分类号: | E04F13/075;B32B17/02;B32B17/12;B32B17/10;B32B27/34;B32B27/02;B32B9/02;B32B9/04;B32B27/12;B32B3/24;B32B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纤 吸音板 外板 内板 多层复合板 阻燃内层 阻燃 传播过程 多层复合 多次反射 家庭影院 建筑装修 降噪材料 结构增加 内层表面 声音通过 外侧表面 依次连接 由外向内 玻纤板 凸形槽 凸形孔 防潮 降噪 声阻 吸音 会议室 防火 客厅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复合板,属于建筑装修降噪材料,该板材包括玻纤外板、吸音板和玻纤内板,所述玻纤外板的外侧表面设置有阻燃外层,所述玻纤外板的内侧连接所述吸音板的外侧,所述吸音板的内侧连接所述玻纤内板的外侧,所述玻纤内板的内层表面设置有阻燃内层,所述阻燃外层、玻纤外板、吸音板、述玻纤内板和阻燃内层由外向内依次连接形成多层复合板。本发明通过设置玻纤板和吸音板等结构增加了声音在传播过程的声阻,特别是声音通过玻纤外板上设置的凸形孔或凸形槽进入吸音板后将产生多次反射,极大的降低了声音强度,达到了降噪、吸音、防火、防潮的效果,可以广泛应用于家庭影院、会议室、客厅等场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装修降噪材料,尤其涉及一种多层复合板。
背景技术
城市噪声严重影响着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和人身健康,城市噪声主要是指交通噪声、工厂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其噪声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日益严重,对市民的生活环境影响极大,成为引人注目的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之一。通常采用吸音材料生产一些吸音板、隔音墙、吸音网和消音器等产品来控制噪声污染,也有一些吸音材料是通过发泡处理后生产吸音板等产品,以提高产品的性能。目前市场上销售发泡后的吸音板消音效果不理想,无法彻底消除声音、防止声音污染。同时,现有消音板缺少方向性结构,没有针对声源进行设计,特别是针对一些会议室、家庭影院、客厅等声音的传播方向已知的场合,如何消除声音,实现降噪、吸音的效果成为研究热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层复合板,通过设置玻纤板和吸音板等结构增加了声音在传播过程的声阻,特别是声音通过玻纤外板上设置的凸形孔或凸形槽进入吸音板后将产生多次反射,极大的降低了声音强度,达到了降噪、吸音、防火、防潮的效果,可以广泛应用于家庭影院、会议室、客厅等场合。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多层复合板,包括玻纤外板、吸音板和玻纤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纤外板的外侧表面设置有阻燃外层,所述玻纤外板的内侧连接所述吸音板的外侧,所述吸音板的内侧连接所述玻纤内板的外侧,所述玻纤内板的内层表面设置有阻燃内层,所述阻燃外层、玻纤外板、吸音板、述玻纤内板和阻燃内层由外向内依次连接形成多层复合板。
进一步的,还包括多孔隔音板,所述吸音板包括第一吸音板和第二吸音板;所述玻纤外板的外侧表面设置有阻燃外层,所述玻纤外板的内侧连接所述第一吸音板的外侧,所述第一吸音板的内侧通过所述多孔隔音板连接所述第二吸音板的外侧,所述第二吸音板的内侧与所述玻纤内板的外侧之间设置有吸音空腔,所述玻纤内板的内层表面设置有阻燃内层,所述阻燃外层、玻纤外板、第一吸音板、多孔隔音板、第二吸音板、吸音空腔、述玻纤内板和阻燃内层由外向内依次连接形成多层复合板。
进一步的,所述玻纤外板上均匀设置有凸形孔或凸形槽中的一种,所述凸形孔或凸形槽包括进音小口和出音大口,所述进音小口设置在玻纤外板的外侧,所述出音大口设置在玻纤外板的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多层复合板两侧边对应设置有固定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吸音板由空心正六边形柱、空心三角形柱或空心矩形柱中的一种排列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吸音板为压合丝瓜络板。
进一步的,所述压合丝瓜络板由丝瓜络纤维与有机胶按照1:1的体积比例均匀混合后,放入板材模具中压缩、加热、固化形成,加热温度为105-110℃,加热时间为30-35min。
进一步的,所述多孔隔音板为木丝吸音板。
进一步的,所述阻燃外层和阻燃内层为阻燃聚酰胺纤维布。
本发明的一种多层复合板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三弦建筑声学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三弦建筑声学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36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