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将动物加工、屠宰废弃物生物转化利用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03594.4 | 申请日: | 201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2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姜丽娟;左立;张立伟;牟东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巧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50/90 | 分类号: | A23K50/90;A23K10/26;A01K67/033;A23K10/20;C05F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昊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49 | 代理人: | 侯绪军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奥***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转化 屠宰废弃物 动物加工 蜚蠊 昆虫蛋白饲料 产业化生产 动物油脂 环保处理 饲料原料 饲料制备 畜禽屠宰 循环利用 无害化 资源化 饲喂 畜禽 废弃物 加工厂 水产品 养殖业 饲料 源头 加工 | ||
本发明属于环保处理和饲料制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将动物加工、屠宰废弃物生物转化利用的方法,将畜禽及水产品屠宰、加工产生的废弃物,直接或间接作为蜚蠊的饲料进行生物转化利用,饲喂后的蜚蠊可作为饲料原料用于养殖业。本发明实现了畜禽屠宰加工厂动物油脂的资源化、无害化循环利用,从源头消除了污染环境的隐患,还可实现产业化生产昆虫蛋白饲料,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处理和饲料制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将动物加工、屠宰废弃物生物转化利用的方法,将畜禽及水产品屠宰、加工产生的废弃物,直接或间接作为蜚蠊的饲料进行生物转化利用,饲喂后的蜚蠊可作为饲料原料用于养殖业。
背景技术
畜禽及水产品等加工过程和畜禽屠宰过程会产生大量废弃物和废弃动物油脂,如不及时处理,存放时间过长,会产生难闻腥臭味,滋生大量病菌;若直接排放,则会堵塞下水道,产生大量废水,且因油脂不易分散,严重污染土壤环境;另因动物油脂出油量高,容易被不法人员收集,炼制地沟油,损害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社会危害。
目前动物加工、屠宰废弃物和动物油脂的处理办法比较有限,主要是焚烧处理、有效成分提取和化工行业收集应用。对动物油脂焚烧处理需要设备,耗能高,污染重,不仅造成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同时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作为有效成分提取及化工行业原料加工处理,因化工行业对动物脂肪原料要求较高,对畜禽屠宰加工企业有较高的门槛和要求,又缺少统一的收集、采购、运输存储标准而寸步难行。废弃动物油脂的处理难提高了畜禽屠宰企业的管理和处理成本,对执法部门的监督管理也造成很大困扰。
CN105214626A公开了一种基于改性疏水吸油固体白炭黑的屠宰场含油废水处理机以及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将白炭黑以及总重量的1-2倍的乙醇混合搅拌均匀,放入马沸炉在200°C下搅拌加热2-3h,冷却,得活化白炭黑备用;再将活化白炭黑、纳米石墨烯、十六烷基溴化吡啶液混合,并在120°C下搅拌1-2h至均匀,得纳米石墨烯接枝的亲油活化白炭黑备用;该方法的缺点在于:
(1)改性疏水吸油固状白炭黑需要及其专业的人员制作并且过程繁琐。
(2) 在制作过程中有一定的危险性,因为改性疏水吸油固体白炭黑的制作需要5部分,且每一部分都需要严谨的实验操作。
(3)处理不完全,通过对三份样例水处理结果分析可得知,改性疏水吸油固体白炭黑对污水中的油脂和COD有一定的吸收作用,但是并无法完全吸收水中的油脂和COD。
(4) 二次污染,该方法对污水中油脂和COD的处理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未完全吸收的油脂和COD依旧会形成不透气层或者阻止植物土壤的通气性,造成不良影响。
昆虫加工产品为我国《饲料原料目录》中所涉及的蛋白、脂肪饲料原料的来源,目前市场上已有蚕蛹粉、黄粉虫粉、黑水虻粉、大麦虫粉蛋白饲料出售,因其蛋白、脂肪含量高,并有昆虫类特有的甲壳素成分,受到养殖行业的追捧。蜚蠊在食物链上属于有机质的分解者,在自然环境中有部分的昆虫如蜚蠊、土元等,以及昆虫幼虫如黑水虻、蝇蛆、黄粉虫或大麦虫的幼虫等,喜好腐食,进一步成为食物上层动物的食物,实现自然界有机质的大循环。
因此,急需一种方法,既能够无害化处理动物加工、屠宰废弃物,又能够实现动物加工、屠宰废弃物的资源回收利用,形成较高附加值的产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将动物加工、屠宰废弃物生物转化利用的方法,该方法将畜禽及水产品屠宰、加工产生的废弃物直接或间接作为蜚蠊的饲料进行生物转化利用,饲喂后的蜚蠊可作为饲料原料用于养殖业。本发明实现了畜禽及水产品屠宰、加工厂的废弃物动物油脂的资源化、无害化循环利用,从源头消除了污染环境的隐患,还可实现产业化生产昆虫蛋白饲料。
本发明中所提及的蜚蠊(蟑螂)泛指属于蜚蠊目(Blattodea)的昆虫,目前已被发现大约有4000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巧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巧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35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