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动驱鸟弹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02401.3 | 申请日: | 201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248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李熠;李晓霞;崔松喜;辛战旗;李兵;崔宝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北方晋东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B12/36 | 分类号: | F42B12/36;F42B30/00;F42B3/117;A01M29/16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赵欣 |
地址: | 0450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丸 摩擦药剂 发火件 点燃 药筒 装药 经济适用性 发射器 飞行安全 空中飞行 空中运动 气体透过 市场推广 相对摩擦 封口片 底面 卡弹 身管 粘结 纸垫 驱散 高空 鸟类 机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动驱鸟弹,主要包括发火件、药筒和效果件,效果件与发火件之间分别粘结在药筒前后部;气体透过卡弹环作用在封口片底面,推动弹丸整体向空中运动,固定在发射器身管内部的卡弹环拽住拉火丝,拉火丝与装药纸垫内的摩擦药剂相对摩擦后点燃摩擦药剂,摩擦药剂产生的火焰点燃引线,经一段延期时间后弹丸达到120米以上的高空,引线点燃效果件内部装药,驱散空中飞行的鸟类。本发明满足弹丸可靠性与安全性的使用要求。弹丸整体结构简单,出膛部分不含有危害机场飞行安全的残留物较少,整体性能有了很大的提升,具有很高的经济适用性和市场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公共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动驱鸟弹,主要用于驱散机场周围栖息、飞行的鸟类。
背景技术
目前,机场驱鸟的产品主要是通过枪械或专用发射装置的作用实现高空驱鸟。该类产品通过底火点燃弹丸内部装药,装药燃烧后产生高温高压燃气并推动效果件完成作用。过多使用含能药剂,使使用者的人身安全不能保障;弹丸零部件数量较多,增加了整体成本,并且火药容易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动驱鸟弹,解决使用者的人身安全不能保障、整体成本较高并且污染环境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气动驱鸟弹,其特征在于:包括卡弹环10、封口片9、装药纸垫8、导火管7、拉火丝6、摩擦药剂5、固定胶液4和效果件;效果件固定在药筒15前部;
效果件后端依次固定导火管7、装药纸垫8之间和封口片9;封口片9固定在药筒15底端;卡弹环10套在封口片外部,将弹丸固定在发射器身管内部;摩擦药剂5涂覆在装药纸垫8的内孔中,拉火丝6前端设置在导火管内,后端依次穿过摩擦药剂5、封口片后与卡弹环固定连接;效果件的引线一端设置在导火管内。
有益效果:本发明使用了气压传递和军用摩擦药剂技术,在气压作用下通过相对运动,引燃并推动效果件完成作用,效果件使用专业声响型药剂,尖锐的鸣叫声与震响声相结合,驱鸟效果好,发射高度可达120m以上;可有效对各类鸟类产生震慑作用。整体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使用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经济适用性;产品作用后,地面没有金属残留物,不影响飞机的安全起飞和降落。通过减少含能药剂的使用,提高弹丸的本质安全度,保护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减少弹丸零部件数量,降低整体成本,增加弹丸的经济适用性;操作简单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采用雷弹效果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发火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雷弹效果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采用雷鸣弹效果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雷鸣弹效果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内容和优点更加清楚,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动驱鸟弹,主要包括发火件1、药筒15和效果件3,口径23mm,高60mm,整体重量约30g;效果件与发火件之间通过用J-628胶粘剂2分别粘结在药筒15前后部;
如图2所示,发火件1主要由卡弹环10、封口片9、装药纸垫8、导火管7、拉火丝6、摩擦药剂5和固定胶液4组成;
如图2所示,本发明采用点传火结构,导火管7固定在装药纸垫8前端,可起到集中火焰的效果,封口片9固定在装药纸垫8后端,卡弹环10套在封口片外径,能够将弹丸固定在发射器身管内部;摩擦药剂5涂覆在装药纸垫8的内孔中,拉火丝6前端与引线连接,后端依次穿过摩擦药剂5、封口片后与卡弹环通过固定胶液4连接。
效果件可以为雷弹或雷鸣弹,雷弹或鸣弹效果件经卷制,质量轻、强度高,药剂引燃后能够产生剧烈的响声或尖锐的鸣叫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北方晋东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北方晋东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24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