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干式水中油气生产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01202.0 | 申请日: | 2016-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37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甄兴伟;韩玥;黄一;张崎;王文华;刘刚;李红霞;陈景杰;董磊磊;李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3/01 | 分类号: | E21B43/01;E21B33/035;E21B43/36;E21B43/4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李洪福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式 水中平台 水中 油气生产系统 功能单元 湿气 干式采油树 模块化建造 水平面形状 油气田开发 安装固定 储存单元 单元周边 干式分离 海底井口 合理布局 加压单元 平台空间 形状设计 压缩单元 有效实现 张力缆绳 高效性 井口头 水密舱 回注 立管 采油 环绕 组装 建造 维修 | ||
1.全干式水中油气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功能单元、水中平台(4)、水中井口头(24)、海底井口头(1)、刚性立管(2)和张力缆绳(3);所述功能单元安装固定于水中平台(4)之上,包括一个a型单元和6个b型单元(34),所述a型单元水平面形状为等边六边形,包括干式采油及回注单元(5),所述b型单元(34)水平面形状为扇形,6个b型单元(34)外部轮廓尺寸和形状相同,环绕在a型单元周边,6个b型单元(34)在水平面的投影构成一个外圈为圆形、内圈为等边六边形的环形;6个b型单元(34)分别为干式汇集单元(6)、干式分离单元(7)、干式加压单元(9)、干式湿气压缩单元(10)、干式储存单元(8)和干式控制单元(11);所述水中平台(4)通过张力缆绳(3)系泊在水面以下50~400米处,水中平台(4)上设置有水中井口头(24),所述水中井口头(24)与刚性立管(2)的上端连接,所述张力缆绳(3)固定于海床上;所述海底井口头(1)与刚性立管(2)的下端连接;
所述水中井口头(24)包括水中井口头a(14)和水中井口头b(15),所述水中井口头a(14)用于开采油气资源;所述水中井口头b(15)用于回注加压后的产出水,所述干式采油及回注单元(5)用于开采油气资源,并将产出水经过加压后回注至地层;所述干式汇集单元(6)用于实现油气资源的汇集;所述干式分离单元(7)将汇集后的油、气、水混合物进行分离;所述干式加压单元(9)用于对分离得到的产出水和分离得到的原油加压;所述干式湿气压缩单元(10)用于对分离得到的天然气湿气进行压缩;所述干式储存单元(8)用于储存分离得到的原油;所述干式控制单元(11)用于控制油气开发作业,为油气开发设备提供动力;所述a型单元和b型单元(34)之间通过刚性跨接管(119)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全干式水中油气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式采油及回注单元(5)上部是水平面投影为等边六边形的a型单元水密舱(16),a型单元水密舱(16)内部集成有干式 采油树(13)、2个水中井口头a(14)和2个水中井口头b(15),a型单元水密舱(16)上设置2个油气水输出接口(101)和2个产出水注入接口(102);
所述干式汇集单元(6)外部是水平面投影为扇形的b型单元水密舱(18),内部集成有干式管汇(17),b型单元水密舱(18)上设置4个流体输入接口A(103)、1个流体输出接口A(106)、1个测试接口(104)和3个药剂输入接口(105);
所述干式分离单元(7)外部是水平面投影为扇形的b型单元水密舱(18),内部集成有干式油气水分离设备(19),b型单元水密舱(18)上设置流体输入接口B(107)、原油输出接口A(108)、产出水输出接口A(109)和湿气输出接口A(110);
所述干式储存单元(8)外部是水平面投影为扇形的b型单元水密舱(18),内部集成有储油罐,b型单元水密舱(18)上设置原油输入接口A(111)和原油输出接口B(112);
所述干式加压单元(9)外部是水平面投影为扇形的b型单元水密舱(18),内部集成有干式加压泵组,b型单元水密舱(18)上设置原油输入接口B(115)、产出水输入接口A(113)、原油输出接口C(116)和2个产出水输出接口B(114);
所述干式湿气压缩单元(10)外部是水平面投影为扇形的b型单元水密舱(18),内部集成有干式天然气湿气压缩设备,b型单元水密舱(18)上设置湿气输入接口A(117)和湿气输出接口B(118);
所述干式控制单元(11)外部是水平面投影为扇形的b型单元水密舱(18),内部集成有干式控制系统;
所述干式采油及回注单元(5)的油气水输出接口(101)与干式汇集单元(6)的流体输入接口A(103)通过刚性跨接管(119)连接,干式汇集单元(6)的流体输出接口A(106)与干式分离单元(7)的流体输入接口B(107)通过刚性跨接管(119)连接,干式分离单元(7)的原油输出接口A(108)与干式储存单元(8)的原油输入接口A(111)通过刚性跨接管(119)连接,干式分离单元(7)的产出水输出接口A(109)与干式加压单元(9)的产出水输入接口A(113)通过刚性跨接管(119)连接,干式分离单元(7)的湿气输出接口A(110)与干式湿气压缩单元(10)的湿气输入接口A(117)通过刚性跨接管(119)连接,干式储存单元(8)的原油输出接口B(112)与干式加压单元(9)的原油输入接口B(115)通过刚性跨接管(119)连接,干式加压单元(9)的产出水输出接口B(114)与干式采油及回注单元(5)的产出水注入接口(102)通过刚性跨接管(119)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120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