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汽车座椅、办公椅的远红外加热器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00387.3 | 申请日: | 201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4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杨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风之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12 | 分类号: | H05B3/12;B60N2/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镇***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远红外加热器 汽车座椅 办公椅 厚膜 圆板 生产工艺 聚酰亚胺薄膜 人体血液循环 远红外发热 酸痛 加热器件 加热效率 绝缘介质 体内抗体 凹形 电阻 免疫力 应用 开车 疲劳 办公 | ||
本发明涉及用电加热器件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应用于汽车座椅、办公椅的远红外加热器及其生产工艺,包括有凹形的圆板,所述的圆板上设有厚膜,所述的厚膜上设有远红外发热电阻、绝缘介质、NTC热敏电阻和聚酰亚胺薄膜;本发明的远红外加热器不仅加热效率高,而且能够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增强人体内抗体,还能减轻人体酸痛及长时间办公或开车的疲劳,而且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电加热器件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应用于汽车座椅、办公椅的远红外加热器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厚膜加热技术是在一块基板,如不锈钢钢板、陶瓷、玻璃或铝板上采用厚膜丝网印刷工艺,先后在基板上印刷绝缘介质、加热电阻、导体和绝缘保护层,经高温烧结而成的加热器件。目前厚膜热能印刷技术已逐渐成熟,具有导热性能佳、散热面积大和安全性能高的特点,因其热效率极高被广泛的应用在各种家电、仪器等加热领域。
但是,目前对于加热器的加热的效率和性能还没有达到完全有效利用的设计要求,如现有技术中的加热器不仅功能单一,加热效率低下,而且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应用于汽车座椅、办公椅的远红外加热器及其生产工艺,其远红外加热器不仅能够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增强人体内抗体,还能减轻人体酸痛及长时间办公或开车的疲劳,而且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汽车座椅、办公椅的远红外加热器,包括有凹形的圆板,所述的圆板上设有厚膜,所述的厚膜上设有远红外发热电阻、绝缘介质、NTC热敏电阻和聚酰亚胺薄膜。
进一步的,所述的圆板为SUS444不锈钢材质的圆板。
一种应用于汽车座椅、办公椅的远红外加热器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SUS444不锈钢板用冲压机加工成型呈凸形的圆板;
步骤2),将聚酰亚胺薄膜切成与步骤1)中的圆板相同的大小和尺寸,然后在聚酰亚胺薄膜平面上印刷绝缘介质,并经过350℃烘干处理,重复上述步骤3次,然后再印刷电阻并经过350℃烘干处理,然后再印刷导体并经过350℃烘干处理形成常温干膜;
步骤3)将制作好的干膜,贴在经过脱脂的圆板的表面,然后用装有水袋的水压机的水袋从多面往基板压紧,使干膜与基板紧密的贴在一起保压10分钟后松开水压机,取出粘压有干膜的厚膜基板放入850℃的高温炉烧结15分钟,形成一个基板与常温干膜融为一体的厚膜加热板,最后在厚膜加热板上安装NTC热敏电阻、接点、远红外发热电阻和电器控制线路成为一个完整的远红外加热器;
步骤4)把做好的圆形远红外加热器,按规则排列固定于坐椅背上,圆形远红外加热器上设有四个接点分别与可控硅和控制电路的锌片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3)和步骤4)中的接点为银接点,所述的四个银接点的其中两个银接点为电源线接点,另外银接点为NTC热敏电阻接点。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远红外加热器不仅加热效率高,而且能够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增强人体内抗体,还能减轻人体酸痛及长时间办公或开车的疲劳,而且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圆板1,远红外发热电阻2,NTC热敏电阻3,电源线接点5,NTC热敏电阻接点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说明书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一种应用于汽车座椅、办公椅的远红外加热器,包括有凹形的圆板1,所述的圆板1上设有厚膜,所述的厚膜上设有远红外发热电阻2、绝缘介质、NTC热敏电阻3和聚酰亚胺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风之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风之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03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