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坐便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00254.6 | 申请日: | 201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0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王琦;蒙福强;杨露生;林劲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机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R15/04 | 分类号: | B60R1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7 | 代理人: | 余晨波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坐便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环保装置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到一种车载坐便器。
背景技术
目前车载坐便器的运用并不广泛,而且相关产品的设计和运用比较少,结构功能单一,无自动处理排泄物的功能。市面上车载坐便器主要运用于比较高级的房车、轮船等豪华场所,在国内其他地方运用不太广泛。其所设计的坐便器需要人为用水冲洗,手动打包排泄物并自行处理,十分麻烦。此外,其密封性差,在使用过程中臭味较大,传统的坐便器体积较大,不适合携带在车内。因此为了解决目前国内车载坐便器在应急条件下实现其操作简单,处理简单,环保等问题,而设计了这款产品。
参见图1,目前,市场上的坐便器普遍没有自动处理打包功能,体积较大或者只是一个简易装置套上塑料袋,使用完毕后自行手动打包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车载坐便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车载坐便器,包括坐便器本体,在所述坐便器本体的内部设有空腔结 构,在所述空腔结构的内部设有第一挡板,且由所述第一挡板分隔为位于空腔结构上部的收纳腔、以及位于所述空腔结构下方的储存腔,在储存腔的底部设有第二挡板;在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旋转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且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可在旋转电机的驱动下向下倾斜;
在所述坐便器本体的上方设有气垫,在所述气垫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与人体臀部匹配的贯穿通槽,气垫的底部通过卡扣结构与坐便器本体连接;在所述收纳腔的内部用于放置收纳人体粪便的塑料袋,所述塑料袋的开口端通过垫圈固定在收纳腔的端部;
在所述垫圈的下方设有热封装置,所述热封装置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用于加热第一导棒和第二导棒,所述第一导棒固定安装在收纳腔的一侧,第二导棒安装在传输带上,所述传输带连接有驱动电机,其用于将第二导棒输送至第一导棒处,在所述第一导棒和第二导棒的相对侧均开设有凹槽,在所述第二导棒的凹槽内安装有刀片,所述刀片的一端通过弹簧安装在凹槽内,刀片的另一端与第一导棒的凹槽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运用自动热封器,将塑料袋自行热封打包并处理排泄去。坐垫使用充气装置,减小体积,方便储藏。整个过程中,无异味,使用者看不见排泄物。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车载坐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车载坐便器的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车载坐便器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热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坐便器本体1、第一挡板2、收纳腔3、储存腔4、第二挡板5、转轴6、旋转电机7、气垫8、加热器9、第一导棒10、第二导棒11、传输带12、刀片13、弹簧14、垫圈1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见图2-图4,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车载坐便器,包括坐便器本体1,在所述坐便器本体1的内部设有空腔结构,在所述空腔结构的内部设有第一挡板2,且由所述第一挡板2分隔为位于空腔结构上部的收纳腔3、以及位于所述空腔结构下方的储存腔4,在储存腔4的底部设有第二挡板5;在所述第一挡板2和第二挡板5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6,所述转轴6与旋转电机7的输出轴连接,且所述第一挡板2和第二挡板5可在旋转电机7的驱动下向下倾斜;
在所述坐便器本体1的上方设有气垫8,在所述气垫8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与人体臀部匹配的贯穿通槽,气垫8的底部通过卡扣结构与坐便器本体1连接;在所述收纳腔3的内部用于放置收纳人体粪便的塑料袋,所述塑料袋的开口端通过垫圈15固定在收纳腔3的端部;
在所述垫圈15的下方设有热封装置,所述热封装置包括加热器9,所述加热器9用于加热第一导棒10和第二导棒11,所述第一导棒10固定安装在收纳腔3的一侧,第二导棒11安装在传输带12上,所述传输带12连接有驱动电机, 其用于将第二导棒11输送至第一导棒10处,在所述第一导棒10和第二导棒11的相对侧均开设有凹槽,在所述第二导棒11的凹槽内安装有刀片13,所述刀片13的一端通过弹簧14安装在凹槽内,刀片13的另一端与第一导棒10的凹槽配合。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机学院,未经上海电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02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导体温差发电组件
- 下一篇:一种能持续冲洗式真空集便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