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面锥型全流触探探头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95744.1 | 申请日: | 2016-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92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夏涵;蔡国军;彭鹏;刘松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00 | 分类号: | E02D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10033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探头 贯入 压环 锥型 数字信号处理 侧壁摩阻力 电信号转化 孔隙水压力 测试 测试地点 静水压力 摩擦套筒 设备安装 设备吊装 应力环境 锥尖阻力 海床 上部孔 下部孔 应变片 中部孔 中水压 放入 竖直 探杆 锥尖 挤压 采集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面锥型全流触探探头,该设备安装在海床式贯入系统中,通过贯入系统连续地挤压探杆(1)将该探头锥尖(6)贯入土中,贯入过程中土体会对摩擦套筒(2)产生摩擦力,由于探头贯入改变土中应力环境,土中水压会对探头上部孔压环(3)、中部孔压环(4)以及下部孔压环(5)产生不同的超静水压力,通过应变片产生的电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处理,最终采集到准确的数据,完成测试。将本设备吊装放入测试地点,当探头完全竖直时通过连续、匀速贯入获取锥尖阻力、侧壁摩阻力以及孔隙水压力参数,提高测试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双面锥型全流触探探头,特别是岩土工程领域中一种能够直接获取岩土参数的原位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沿海城市的不断发展、“海上丝绸之路”的提出以及“十三五”的海洋规划,海上风电、跨海大桥、海底隧道、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海水发电、围海造陆等海上工程项目不断增多,海洋岩土工程不断发展。海洋工程已经包括由传统工程项目向新型工程项目转变,逐渐由近海、浅海向远海、深海发展,于此同时海洋工程的规模也不断增大。这对海洋工程的安全性、耐久性,特别是循环荷载效应影响相关设计参数的勘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设备通过船只运到需要测试的地方,通过船上的起重设备,用缆绳将贯入设备放置在海床上,通过贯入设备连续地将静力触探探头贯入土中,获取锥尖阻力、侧壁摩阻力以及孔隙水压力参数,通过参数的分析更加准确地计算出土的各项参数。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获取数据不准确,获取参数耗时耗力等不足,提供一种双面锥型全流触探探头。
技术方案: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双面锥型全流触探探头,包括探杆、摩擦套筒以及锥尖;探头为双面锥型,其中安装有中部孔压环、下部孔压环,锥型探头与探杆相连处有一个上部孔压环。探杆为钢制铁管,管内有芯片,可以将贯入过程中的电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探杆底端10~15cm处向内收缩0.5~1mm用于安装摩擦套筒,摩擦套筒为圆柱形空心筒,长度小于10cm,壁厚0.5~1mm,刚好可以套进探杆底部,并可以略微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摩擦套筒底部与锥型探头之间安装有一个上部孔压环,上部孔压环直径为35.7~40mm,厚度为0.5~0.6cm,上部孔压环内拥有对称的两个应变片,并与探杆内部芯片连接。
进一步的,锥型探头形如两个锥体倒扣一起,内部为空心,投影面积为100cm2,探头侧壁内都安装有应变片,并于探杆内部的芯片相连。
进一步的,锥型探头锥尖为60°~120°,锥型探头中间和下锥面1/2处各有一个孔压环,分别为中部孔压环和下部孔压环,锥型探头底部为锥尖,中部孔压环直径为115mm,下部孔压环直径为65mm,厚度都为5mm,内部也有两个对称分布的与探杆内部芯片连接应变片。
有益效果:将设备放置需要测试的地方,通过该设备安装在海床式贯入系统中,通过贯入系统连续地挤压探杆将该探头锥尖贯入土中,贯入过程中土体会对摩擦套筒产生摩擦力,由于探头贯入改变土中应力环境,土中水压会对探头上部孔压环、中部孔压环以及下部孔压环产生不同的超静水压力,最终采集到准确的数据,完成测试。当探头通过竖直连续、匀速贯入获取锥尖阻力、侧壁摩阻力以及孔隙水压力参数,比以往获取的参数更加准确、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用于海洋原位测试双面锥形全流触探探头的结构示意图。
探杆1、摩擦套筒2、上部孔压环3、中部孔压环4、下部孔压环5、锥尖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957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