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布式数据共享交换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93867.1 | 申请日: | 201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47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艾中良;刘忠麟;王立才;高石玉;郝韫宏;范燕燕;张志超;李茜;李孟书;潘爽;贾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G06Q50/26 |
代理公司: |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专利中心 11010 | 代理人: | 于金平 |
地址: | 10008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布式 数据 共享 交换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分布式数据共享交换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数据提供方将共享数据的数据目录和数据服务描述信息注册至数据交换管理中心;数据请求方发起数据服务访问权限申请;数据请求方审批所述数据服务访问权限申请;数据请求方提交数据服务申请;系统根据所述数据服务申请,利用数据交换网关在数据提供方和数据使用方建立数据交换通道,实现数据共享交换。本发明实现分布式异构业务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交换;数据交换过程更加可视化,使得各部门更方便和全面地了解数据交换运行情况;具有高可扩展性、灵活性和安全性,降低了后续业务应用系统共享数据的难度和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布式数据共享交换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公安、交通、民政、卫生、教育、税务、粮食、旅游等各类政府部门面向各自领域业务需求,建设了各类电子政务业务应用系统,逐步积累了庞大的政府数据资源。这些数据资源广泛存储于各地、各级政府机关院所等不同单位、不同部门、不同系统甚至不同网络环境中,数据种类繁多、数据质量较高,潜在价值很大但利用率低。由于这些业务应用系统分散管理,采用的技术体制不统一、软硬件标准不一致、数据接口兼容性差,导致数据资源孤岛化和私有封闭问题严重,绝大部分政府数据资源无法融合共享,给政府高效精准治理带来严重挑战。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明确指出“加快政府数据开放共享”,依托政府数据统一共享交换平台,加快推进跨部门数据资源共享共用;加快建设国家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推动政府信息系统和公共数据互联开放共享。
如何在尊重现有政府部门的职责管理格局下,推进分布式异构业务应用系统之间进行互联互通和横向集成,实现跨地域、跨领域、跨部门、跨系统的数据开放共享和融合治理,是亟需突破的难题。传统中间件技术平台主要是面向特定交换需求的专用数据交换平台,缺乏灵活性和扩展性,功能复用和维护困难,安全访问控制能力不足,难以满足各部门的业务和技术管理需求。“数据资源服务化”通过将数据资源访问能力封装为标准的服务接口,支撑分布式异构业务应用系统之间开展基于数据服务平台的数据互联互通,是实现政府数据开放共享的关键和发展趋势,能够有效提升政府数据资源利用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布式数据共享交换方法及系统,克服现有异构业务应用系统之间数据无法共享使用的缺陷。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分布式数据共享交换方法,包括:
步骤一,数据提供方将共享数据的元数据根据预置的数据分类生成数据目录,并将所述数据目录注册至数据交换管理中心;数据交换管理中心对所述数据目录进行审核,将通过审核的数据目录存入中心目录库;数据提供方设置已注册数据目录的访问权限,数据交换管理中心将已注册数据目录发布至符合所述访问权限的数据请求方;
步骤二,数据提供方将所述数据目录对应的共享数据服务发送至数据交换管理中心;数据交换管理中心将共享数据服务存入中心数据服务库;数据提供方设置已注册数据服务的访问权限;
步骤三,数据提供方在数据提供方业务应用系统的网络节点部署数据提供方数据交换网关;数据请求方在数据请求方业务应用系统的网络节点部署数据请求方数据交换网关;
步骤四,数据请求方根据已注册数据目录的访问权限,在所述中心目录库中检索所需交换数据的数据目录;当数据请求方检索到所需交换数据的数据目录时,数据请求方查询所需交换数据的数据目录对应的数据服务;当数据请求方查询到所需交换数据的数据目录对应的数据服务时,数据请求方发送所需交换数据的数据目录对应的数据服务的访问权限申请至数据交换管理中心;数据提供方根据数据提供方设置的已注册数据服务的访问权限,对所述访问权限申请进行审批;若所述访问权限申请通过审批,则数据请求方获得所需交换数据的数据目录对应的数据服务的访问权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938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攻击应对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验证方法以及验证系统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