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链孢菌的防治配方及其制备与防治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80104.3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99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吴泽英;王增术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泽英 |
主分类号: | A01N65/38 | 分类号: | A01N65/38;A01N59/02;A01N59/26;A01N43/78;A01N43/64;A01N31/16;A01N37/44;A01N37/02;A01P3/00;A01P21/00;A01P17/00;A61L2/18;A01G13/00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 35001 | 代理人: | 罗立君 |
地址: | 350609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链孢菌 防治 配方 及其 制备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病菌防治和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链孢菌的防治配方、防治配方的制备方法及防治方法,所述链孢菌的防治配方由以下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数配比制备而成:二氯异氰尿酸钠25~32,硫酸钠38~45,磷酸氢钠28~33,二氯苯氧氯酚12~16,黄芩10~12,三颗针10~12,黄柏10~12,烟叶6~8,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3~5,谷氨酸钠10~13,维生素B1 1~2;该防治配方能够在食用菌的各个生长阶段均可施用,有效杀灭和抑制链孢菌并且能够促进食用菌的生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病菌防治和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链孢菌的防治配方及其制备与防治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链孢菌亦叫脉孢霉、粗糙脉孢霉、红面包霉,俗称红霉菌,红娥子,常见的有粗糙脉孢菌和间型脉孢菌。在分类学上属子囊菌亚门,粪壳霉目,粪壳霉科。无性世代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丝孢种的链孢菌属。
链孢菌适宜的生长环境:
温度:链孢菌丝在4-44℃均能生长,25-36℃生长最快,4℃以下停止生长,4-24℃生长缓慢。由于链孢菌在30℃以上生长迅速,而食用菌菌种生产大多是在6-9月高温季节,因此,它是菌种生产期间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病害。
湿度:在食用菌适生长的含水量范围内(53%-67%),链孢菌生长迅速,特别是用的棉塞受潮时;能透过棉塞迅速伸入瓶内,并在棉塞上形成厚厚的粉红色的霉层。含水量在40%以下或80%以上,则生长受阻。
酸碱度:培养基的pH在3-9范围内都能生长,最适为PH5-7.5。
空气:链孢菌属好气性微生物,在氧气充足时,分生孢子形成快,无氧或缺氧时,菌丝不能生长,孢子不能形成。
营养:菌种培养料糖分和淀粉过量是链孢菌菌发生和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链孢菌污染主要出现在高温季节生产食用菌菌种、菌棒过程中。由于其长速度极快,而且后续污染较重,一旦处理不当,原培养室很可能成为新的污染源,甚至报废,直至数年后彻底清理、杀菌处理后,才再启用,对食用菌的培育和生长带来极大的危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链孢菌的防治配方,该防治配方能够在食用菌的各个生长阶段均可施用,有效杀灭和抑制链孢菌并且能够促进食用菌的生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链孢菌的防治配方,由以下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数配比制备而成:二氯异氰尿酸钠25~32,硫酸钠38~45,磷酸氢钠28~33,二氯苯氧氯酚12~16,黄芩10~12,三颗针10~12,黄柏10~12,烟叶6~8,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3~5,谷氨酸钠10~13,维生素B1 1~2。
优选的,链孢菌的防治配方由以下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数配比制备而成:二氯异氰尿酸钠28,硫酸钠42,磷酸氢钠30,二氯苯氧氯酚15.5,黄芩11,三颗针11,黄柏11,烟叶7,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3,谷氨酸钠12,维生素B11。
本发明其中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链孢菌的防治配方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步骤一:将二氯异氰尿酸钠、硫酸钠、磷酸氢钠、二氯苯氧氯酚、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谷氨酸钠和维生素B1烘干至含水量10%以下,烘干温度为38~50℃;
步骤二:取二氯异氰尿酸钠25~32重量份、硫酸钠38~45重量份、磷酸氢钠28~33重量份、二氯苯氧氯酚12~16重量份、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3~5重量份、谷氨酸钠10~13重量份和维生素B1 1~2重量份进行搅拌预混10~20分钟,物料温度控制在30~35℃,相对湿度控制在15~20%R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泽英,未经吴泽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801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