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筒形开关柜及地埋电缆接头无源测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62254.1 | 申请日: | 201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58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涛;裴保仁;潘科;肖毅;李志涛;左越;刘胜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葫芦岛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02 | 分类号: | G01K1/02;G01K1/14;G08C17/02 |
代理公司: | 葫芦岛天开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0 | 代理人: | 魏勇 |
地址: | 125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柜 电缆 接头 无源 测温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的是筒形开关柜及地埋电缆接头无源测温装置。在圆筒外壳内装有无线传输模块和感应电路及测温传感器,在感应电路及测温传感器的一侧装有射频器,圆筒外壳上装有天线,圆筒外壳上部两侧分别固定有卡扣,所述卡扣为金属弹性挂钩。本发明套在电缆上,能够进行开关柜及地埋电缆接头无源测温,因此节省测温时间,减轻劳动,并实现自动化测温,测温能够通过天线进行发射,并通过无线网接收,进行记录和超温报警。适宜作为开关柜及地埋电缆接头无源测温装置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专利涉及电气领域应用于配电箱站开关柜内电缆接头的测温装置,具体地说是筒形开关柜及地埋电缆接头无源测温装置。
背景技术
在配电箱站运行过程中,无法做到周期性巡视,缺少监测手段,无法实时获得配电箱站内的环境状态,当配电箱站内温度异常时,无法进行预警提示。并且配电箱站内的电气连接部位、接头,由于制作工艺、运行老化或接触电阻增大而引起触头或接头点温度升高,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将导致设备烧毁,引发配电箱站停电事故的发生。因此保证配电箱站安全进行,针对配电箱站内的环境状态,以及电气连接部位、接头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巡视记录和无线发送的方式,获取配电箱电缆接头温度数据,在温度升高时预警提示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筒形开关柜及地埋电缆接头无源测温装置。该装置通过在筒形外壳内装设无线传输传感器和感应电路及测温传感器及射频器,通过卡扣进行挂接,并通过天线接收与传送信号,解决开关柜及地埋电缆接头无源测温的技术问题。
筒形开关柜及地埋电缆接头无源测温装置,采用圆筒结构形式,套装在电缆护套内,进行实时测温。装置两侧设有金属弹片,用于装置卡住在电缆护套内。装置贴近电缆接头,方便装置的安装,不影响电缆正常运行。开关柜及地埋电缆接头无源测温装置,由圆筒式外壳、感应取电模块、温度测量传感器、无线传输模块、900Mhz射频芯片、天线构成。装置嵌入的测温传感器,采集配电箱站内电缆接头温度,感应监测电气接点与电缆接头设备的表面温度。装置通过自取能方式,感应电缆及接头的电流,获得装置运行所需的电量。采用微功耗设计,减少电量消耗,使装置稳定运行。装置采用全无线通信模式,装置相互间不会产生干扰,不受高压电场干扰。900Mhz射频芯片,记录最新的电缆温度数据,通过手持终端,读取射频信号,获得电缆接头温度数据。装置通过GPRS无线通信方式,定时发送电缆接头温度数据,当设备测温数据超过温度上限时,立即通过GPRS方式,发送告警信息,完成配电箱站电缆接头温度升高异常报警。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方案是:
在圆筒外壳内装有无线传输模块和感应电路及测温传感器,在感应电路及测温传感器的一侧装有射频器,圆筒外壳上装有天线,圆筒外壳上部两侧分别固定有卡扣,所述卡扣为金属弹性挂钩。
积极效果,本发明套在电缆上,能够进行开关柜及地埋电缆接头无源测温,因此节省测温时间,减轻劳动,并实现自动化测温,测温能够通过天线进行发射,并通过无线网接收,进行记录和超温报警。适宜作为开关柜及地埋电缆接头无源测温装置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卡扣设置位置图。
图中,1.圆筒外壳,2.无线传输模块,3.感应电路及测温传感器,4.射频器,5.卡扣,6.天线。
具体实施方式
据图所示,在圆筒外壳1内装有无线传输模块2和感应电路及测温传感器3,在感应电路及测温传感器的一侧装有射频器4,圆筒外壳上装有天线6,圆筒外壳上部两侧分别固定有卡扣5,所述卡扣为金属弹性挂钩。
所述卡扣用于与电缆挂件挂接。
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葫芦岛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葫芦岛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622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