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鸡胸、漏斗胸一体化钢板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19735.4 | 申请日: | 2016-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1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庆;梅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80 | 分类号: | A61B17/8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62 | 代理人: | 周春洪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鸡胸 漏斗 一体化 钢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鸡胸漏斗胸一体化钢板。
背景技术
鸡胸是发病率仅次于漏斗胸的胸壁畸形,国内外文献报道鸡胸约占前胸壁畸形发病率的5%~20%。鸡胸不仅因其畸形外观影响美观,导致患者严重心理损害,还因患者胸肋骨向前突,造成胸廓容积缩小,肺扩张受限,肺组织的弹性减退,以致影响心肺的发育及正常的功能。
在手术治疗鸡胸方面,以往多采用胸骨沉降术,取胸正中纵行切口,游离两侧胸壁软组织及胸大肌;骨膜下剥离双侧畸形肋软骨,中段切断,充分松解;沉降胸肋骨,恢复正常胸廓;若沉降不满意,可对胸骨近端行不全截骨,沉降后切除过长肋软骨,端口缝合。部分病例还需行胸骨柄的截骨,必要时还需放置克氏针。此种术式,对患者创伤大,住院时间长,术后减小了胸腔的容积,且胸部正中较大的瘢痕影响美观,常不能被患者接受而放弃手术治疗。近年随着医学的发展以及胸壁畸形漏斗胸微创NUSS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开展,逐渐有学者根据漏斗胸NUSS手术原理开展了鸡胸的微创手术治疗,这种方法不需在胸部正中行手术切口,不需游离两侧胸壁组织,只需在患者胸部两侧腋下行2cm左右小切口即可,手术不进入胸腔,术后不需放置引流,手术损伤小,术中出血少,术中所放置的支架可根据不同患者胸壁畸形的程度进行个性化的制作,以达到良好的手术效果。术后第1-2天即可下地活动,术后5-7天可以出院。目前鸡胸校正所用的钢板为进口的漏斗胸钢板,目前尚无鸡胸专用钢板。使用漏斗胸钢板进行鸡胸矫正术存在损伤更大、手术步骤繁杂、手术操作不便等缺点。
中国专利2011200076430,公开了一种微创鸡胸胸肋骨沉降手术器械,包括胸骨支架、支架固定器、固定用螺钉三件器械;胸骨支架为两端中间位置各有5个螺纹孔的钢板,螺纹孔用作支架固定时螺钉固定的位置;支架固定器内含T型卡槽,为支架嵌入位置;支架固定器两端厚度方向呈楔形,其两端各有一个不规则双菱形通孔,孔周涉及有卡线槽,方便术中缝线固定用;固定螺钉为固定支架用,可拧入支架两端的任一螺纹孔内。中国专利201520228340X,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漏斗胸矫正钢板,所述的漏斗胸矫正钢板包括T形板、弧形钢板、固定条;所述的T形板包括伸缩块和固定块;所述的伸缩块两侧面设有凸缘,所述的伸缩块通过圆弧段与固定块连接;所述的弧形钢板一端设有嵌合块,所述的嵌合块与弧形钢板连接处设有指示线;所述的弧形钢板内侧面一端设有凹槽;所述的固定块与伸缩块形成一个嵌合空腔;所述的嵌合空腔与弧形钢板上的嵌合块相配合;所述的固定块两端以及嵌合空腔中央均设有通孔,其嵌合块上的通孔与嵌合空腔上的通孔相对应。上述鸡胸漏斗胸钢板存在如下缺点:(1)钢板在术中需更复杂的加工过程、钢板在皮下的通过性较差、钢板与固定片间的套接较困难、钢板之间的固定较难、固定片与肋骨的贴合性较差、固定片较大安装更困难、局部的不适感更强等;(2)固定片上的凹槽为T型截面设计,在实际手术过程中,固定片需要从钢板支架的端面穿过固定器的卡槽,采用这种插接的固定方式操作复杂困难,不利于手术操作;(3)钢板支架的两侧段与固定器之间的角度不可改变,钢板植入人体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钢板逐渐对患者的胸壁生长发育形成限制;(4)固定片与钢板之间采用难度较高的穿套连接及用钢丝反复缠绕固定,不利于手术操作;(5)无法对钢板的长度进行大范围的调节,钢板略长或略短会对胸壁沉降的精度造成影响。因此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有必要设计一种鸡胸专用钢板,以使鸡胸校正手术损伤更小、操作更方便、手术时间更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鸡胸、漏斗胸一体钢板,以使鸡胸手术损伤更小、操作更方便、手术时间更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鸡胸、漏斗胸一体钢板,包括钢板(1)及固定片(2),所述钢板(1)包括弧形钢板主体(11)、可弯曲变形部(12)、固定片链接部(14);所述可弯曲变形部(12)设置在弧形钢板主体(11)的两端,其宽度与弧形钢板主体(11)的宽度相同,可弯曲变形部(12)可绕弧形钢板主体(11)做大于180°的旋转;所述固定片链接部(14)与可弯曲变形部(12)连接,其宽度与弧形钢板主体(11)的宽度相同,固定片链接部(14)上设有沿纵向排列的多个通孔(15);所述固定片(2)上设有U型凹槽(23),U型凹槽(23)槽口与固定片链接部(14)的宽度、厚度相同。
进一步,所述钢板(1)的结构为如下I、II或III三种型号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197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