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的CuS对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18738.6 | 申请日: | 2016-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3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宋孝辉;刘幸娜;王立;董晓;王永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G9/20 | 分类号: | H01G9/20;H01G9/042;H01G9/048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平原专利有限责任公司41107 | 代理人: | 林海 |
地址: | 45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量子 点敏化 太阳能电池 cus 电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的CuS对电极,其特征在于该CuS对电极包括CuS纳米片构成的多级结构和FTO导电玻璃基底,CuS纳米片通过微波辅助水热法沉积在FTO基底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的CuS对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uS对电极由纳米片组成花状多级结构,纳米片直径在150~800 nm之间,厚度在20~50 n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的CuS对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uS催化层的厚度在150~900 nm之间。
4.一种用于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的CuS对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辅助水热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将FTO导电玻璃依次用洗涤剂、去离子水、无水乙醇和丙酮分别超声清洗15分钟,然后烘干备用;
将可溶性铜盐、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和硫代乙酰胺分别溶于去离子水中,充分搅拌均匀形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将EDTA-2Na水溶液缓慢加入可溶性铜盐水溶液中,然后使用20 mol/L氨水水溶液调节混合溶液的pH值;
将硫代乙酰胺水溶液缓慢加入上述混合溶液中,随后再加入一定量去离子水,使溶液的体积变成80mL,搅拌均匀后形成沉积溶液;
将清洗干净的FTO玻璃导电面朝下斜插入聚四氟乙烯支架上,然后浸入盛有沉积溶液的烧杯中,最后将烧杯转移至微波化学反应器中,并用培养皿盖上烧杯口,防止溶液挥发,微波加热反应一定时间即可在FTO导电玻璃表面形成一层CuS薄膜,沉积时间越长颜色就越深;微波辅助化学浴沉积结束后,取出导电基底,用去离子水清洗干净后烘干后备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铜盐选自Cu(CH3COO)2.H2O、CuCl2.2H2O、Cu(NO3)2.3H2O和CuSO4中的一种或多种。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可溶性铜盐、EDTA-2Na和硫代乙酰胺水溶液的浓度皆为1 mol/L,溶液体积比为1:1:1。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氨水将EDTA-2Na和可溶性铜盐混合溶液的pH值调整到7~9。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微波加热的辐射功率为80~250 W,微波加热反应时间为30~300 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师范大学,未经河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1873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