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能源形式冬季供热的区域供能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18100.2 | 申请日: | 2016-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242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发明(设计)人: | 赵润青;赵鉴;杜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上海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2/02 | 分类号: | F24D12/02;F24D11/00;F24D11/02;F24D19/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20033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能 形式 冬季 供热 区域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供能表的多能源形式冬季供热的区域能源供能系统克服了传统能源系统供能形式单一、运行效率较低、运行成本高、经济性较差的缺陷,通过采用多种能源形式相结合的复合型能源,实现了能源的梯级利用及多能源之间的互补,有效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同时降低了运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能源形式冬季供热的区域供能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供能技术的进步,一些多能源形式互补的供能系统开始出现,而多能源形式互补的供能系统是通过能源站内配置的多种不同的供能模块进行联合供能以满足供能需求,而供能模块一般包括再生水源热泵系统模块、天然气三联供系统模块、冰蓄冷系统模块、地源热泵系统模块、冷水机组模块、市政热源模块,而每一能源站对应模块的数量不同,且不同的模块所输出的能量不同,而且不同供能模块所消耗的能量以及所产生的污染也不同,所以通过联合供能的方式进行供能可以满足供能需求的前提下,最大可能的减少能耗和污染。而目前对每一供能站不同供能模块的工作调度以及决策都通过人为决策完成,一来决策的过程影响进度,二来人为决策难免出现误差或考虑不周,导致资源的占用和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系统中的每一能源站配置供能表,直接可以根据供能的需求确定对应工作的不同供能模块的一种多能源形式冬季供热的区域供能系统,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多能源形式冬季供热的区域供能系统,包括云平台、若干能源站、换热站、用户端,每一所述能源站均配置有若干供能模块,所述供能模块对应于不同的供能类型输出不同的能量;所述换热站分别连接所述能源站与用户端,用于为所述用户端供能并向所述云平台反馈供能需求数据;其特征在于,
所述云平台接收每一所述换热站反馈的所述供能需求数据,并通过一第一策略生成若干分别对应每个所述能源站的供能指令,每一所述供能指令中包括一供能能数;
所述云平台将所述供能指令发送至对应的所述能源站,每一所述能源站通过一第二策略预先构建对应的能源站供能表,所述能源站供能表包括若干相互对应的供能范围和供能策略,每一所述供能策略用于确定至少一个所述供能模块的工作状态,所述能源站获取所述供能指令中的所述供能能数,并于所述能源站供能表中确定所述供能能数对应的所述供能范围,随后根据所述供能范围在所述能源站供能表中确定对应的所述供能策略;
所述第二策略包括,根据所述能源站配置的所述供能模块的所述供能类型以及所述供能模块的数量,以一预设的数值间隔生成若干模拟的供能数值并确定所述供能数值所对应的所述供能策略;选择所述供能策略相同的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供能数值作为端点以形成对应的所述供能范围。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站采集的所述供能需求数据通过所述换热站连接的所述能源站反馈至所述云平台。
进一步的,所述供能模块包括再生水源热泵系统模块,和/或天然气三联供系统模块,和/或地源热泵系统模块和/或市政热源模块。
进一步的,还包括:
外网蓄能模块,连接于所述能源站和所述换热站之间,用于存储所述供能模块输出的能量。
进一步的,每一所述换热站对应用户端配置一能量表以根据用户端能耗获取采样值,所述换热站根据其配置的所述能量表的采样值以获得所述供能需求数据。
进一步的,每一所述换热站还配置有温度计,所述温度计用于采集供回水管网的温度值,所述换热站根据其配置的所述温度计的温度值以获得所述供能需求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站每隔第一预设时间获取所述能量表的采样值以及所述温度计的温度值以更新所述供能需求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策略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上海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上海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181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结构部件及制造方法
- 下一篇:基于异构环境的远程通信打包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