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沙棘药用基质油的低温制取生产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17898.9 | 申请日: | 2016-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51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石佳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佳媛 |
主分类号: | C11B1/04 | 分类号: | C11B1/04;C11B1/06;C11B3/00;C11B3/16;C11B3/12;C11B5/00;A61K36/185;A61P39/06;A61P29/00;A61P37/04;A61P9/00;A61P3/10;A61P35/00;A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0001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沙棘 药用基质 生产技术 分离机 溶剂 原汁 制取 沉淀 真空浓缩设备 果酸 油渣 板式 不皂化物 低温沉淀 沙棘果实 迅速冷却 溶剂A 灭菌 压榨 粗滤 粗油 放入 精滤 精油 净选 清油 网式 脱水 饱和 成熟 检验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沙棘药用基质油的低温制取生产技术,包括:将成熟的沙棘果实经净选,压榨后取其原汁,将其原汁用分离机进行第一次分离,取其粗油冷贮低温沉淀,再用分离机进行第二次分离,取上清油,低温网式粗滤和低温板式精滤,获得沙棘精油,然后放入真空浓缩设备中,先加入溶剂A搅拌、沉淀、清除不皂化物和饱和果酸;再加入溶剂B搅拌、沉淀、清除油渣;在真空临界温度的条件下进行脱水,干净后迅速冷却至室温,加入溶剂C,搅拌后检验,灭菌、包装制成沙棘药用基质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药用基质油的生产技术,具体讲是一种沙棘药用基质油的低温制取生产技术。
背景技术
沙棘为胡颓子科植物最具北方特征的一个属种,它起源于数亿年前古地中海沿岸的喜玛拉雅——横断山地域,自然分布于欧亚大陆高寒带、寒带、温带地区的一种富含油植物,其成熟果实的含油量可高达15-¨%左右。由于沙棘在自然界漫长的竞择演化过程中获取了一系列有超凡抗逆性的维生素族和生物活性物质的天然配伍及自身聚合,因而具有对人类目前已知的大多数疾病,特别是三大疑难病症(心脑血管、糖尿病、癌症)有着特殊的治疗效果。目前传统的沙棘油制取方法分为药典法(又称扩散法或置换法)、热加工法、榨取法和萃取法四种,下面依次介绍上述制取方法:
药典法——是一种沙棘与向日葵油的混合制剂,如原苏联国家一直采用此生产方法,但由于采用向日葵油作为扩散或置换溶剂,故无法将溶剂油与沙棘油分离,最高纯度只有60%,纯度低也必然影响到疗效。
热加工法——是将沙棘成熟果连带(少量)枝叶直接粉碎后,加热到90℃以上,并不断加入热水,采用撇取方式得到沙棘油,其获得率只有55%-70%,由于开放式热加工作业,故挥发性物质的生物活性成份损失很大,目前仅有个别实验室采用,至今还未见用此工业化生产方法的报道,而实验室所得到的油是混合油。
榨取法——是源自于食用油,如菜籽油的加工方法,以沙棘籽油为主,并将沙棘果清油与之混合,以提高得率(即获得率,下同),但仍难以达到50%,也是得到混合油,即沙棘油中既有果渣油,又有籽油,两者无法分离,保存期稍长,就会产生毒性物质。目前仅个别山区小作坊采用。
萃取法——用于沙棘籽油,采用石油醚等作为溶剂,虽然得率较高,但有较高的有机溶剂残留,服用时下咽困难,易出现反胃呕吐和过敏性皮疹的副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研制一种“沙棘药用基质油”的低温制取生产技术,采用先进的低温制取方法和溶剂配比,使沙棘油获得最大的得率,并使其的药用生物活性物质得到最大范围的使用和最大限度的质量时限保护,实现了工业化生产,为人类提供一种既可直接内服外用,又可作为配伍基质载体,为经复方后能够制成各种药品、保健品的新型沙棘油制品打下实现工业化大生产的基础。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将成熟的沙棘果实经净选,压榨后取其原汁,其特征是:将其原汁用分离机进行第一次分离,取其粗油冷贮低温沉淀,再用分离机进行第二次分离,取上清油,低温网式粗滤和低温板式精滤,获得沙棘精油,然后放入真空浓缩设备中,先加入溶剂A搅拌、沉淀、清除不皂化物和饱和果酸;再加入溶剂B搅拌、沉淀、清除油渣;在真空临界温度地条件下进行脱水,干净后迅速冷却至室温,加入溶剂C,搅拌后检验,灭菌、包装制成沙棘药用基质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还包括:
溶剂A为脱皂溶剂,由纯净水与烧碱重量比按25∶1混合而成,溶剂B为脱酸溶剂,由软化蒸馏水与氯化钠按重量比20∶1混合而成,溶剂C为抗过氧溶剂,由维生素C和维生素A原按重量百分比50∶1混合溶解而成;整个用量的重量百分比为沙棘精油:95.485-97.49%,溶剂A:1.5-3%,溶剂B:1-1.5%,溶剂C:0.01-0.0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佳媛,未经石佳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178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