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随身充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16402.6 | 申请日: | 2016-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5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宗锡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32 | 分类号: | H02J7/32;H02K3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智云 |
地址: | 201114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引管 活动磁铁 充电电池 充电装置 感应线圈 阻力元件 操作开关 充电电流 充电开关 感应电流 整流器 电量指示元件 电源输出电路 感应线圈感应 电流方向 电性连接 开始移动 导通 缠绕 开路 充电 输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随身充电装置,所述随身充电装置包括导引管、活动磁铁、阻力元件、感应线圈、整流器、充电开关、充电电池以及操作开关,所述活动磁铁可于导引管中往复移动,所述阻力元件设置于导引管,当活动磁铁在导引管中开始移动时,所述阻力元件使活动磁铁持续往复移动,所述感应线圈缠绕于导引管,当活动磁铁在导引管中往复移动时,所述感应线圈感应产生感应电流,所述整流器调整感应线圈产生的感应电流的电流方向以输出充电电流,当充电开关导通时,所述充电电池接收充电电流以进行充电,所述操作开关控制充电电池与开路、电量指示元件以及电源输出电路间的电性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电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能够随身携带的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电子装置应用范围的扩大,日常生活中使用移动电子装置的人越来越多,进而,通过随身携带的备用电源对移动电子装置进行充电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然而,备用电源需要通过外部电源来事先充电,且其电池容量也并非无限,因此在许多无法使用外部电源的场合中,仍然有其限制。
为解决电力不足的窘境,在现有技术中也有通过以握力或手转来发电的充电装置,然而以握力以及手转的方式来发电的效率并不高,使用者经常需要花费不少的力气和时间来产生电力,而所产生的电力可能仅足以延长数十秒的操作时间,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故而鲜有人使用此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随身充电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随身充电装置,包括导引管、活动磁铁、阻力元件、感应线圈、整流器、充电开关、充电电池以及操作开关;
所述活动磁铁设置于导引管内,并可于导引管中往复移动;所述阻力元件设置于导引管,当活动磁铁在导引管中开始移动时,所述阻力元件使活动磁铁持续往复移动;所述感应线圈缠绕于导引管之管壁,当活动磁铁在导引管中移动时,所述感应线圈感应产生感应电流;所述整流器耦接于感应线圈,并可调整感应线圈产生的感应电流的电流方向以输出充电电流;所述充电开关耦接于整流器;所述充电电池耦接于充电开关以及整流器,当充电开关导通时,所述充电电池接收充电电流以进行充电;所述操作开关耦接于充电电池,并可控制充电电池与开路、电量指示元件以及电源输出电路间的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阻力元件包括第一磁铁以及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设置于所述导引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磁铁设置于所述导引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磁铁靠近所述活动磁铁之磁极与所述活动磁铁靠近所述导引管之所述第一端之磁极具有相同极性;所述第二磁铁靠近所述活动磁铁之磁极与所述活动磁铁靠近所述导引管之所述第二端之磁极具有相同极性。
优选的,所述阻力元件还包括第一环形磁铁以及第二环形磁铁;所述第一环形磁铁设置于靠近所述导引管之所述第一端之所述导引管的管壁;所述第二环形磁铁设置于靠近所述导引管之所述第二端之所述导引管的管壁;所述第一环形磁铁靠近所述活动磁铁之磁极与所述活动磁铁靠近所述导引管之所述第一端之磁极具有相同极性;所述第二环形磁铁靠近所述活动磁铁之磁极与所述活动磁铁靠近所述导引管之所述第二端之磁极具有相同极性。
优选的,所述阻力元件还包括多个第一侧边磁铁以及多个第二侧边磁铁;所述多个第一侧边磁铁设置于靠近所述导引管之所述第一端之所述导引管的管壁;所述多个第二侧边磁铁设置于靠近所述导引管之所述第二端之所述导引管的管壁;每一个第一侧边磁铁靠近所述活动磁铁之磁极与所述活动磁铁靠近所述导引管之所述第一端之磁极具有相同极性;每一个第二侧边磁铁靠近所述活动磁铁之磁极与所述活动磁铁靠近所述导引管之所述第二端之磁极具有相同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164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供电装置的自行车
- 下一篇:教室太阳能节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