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基气源其及构成的阻燃聚烯烃复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14774.5 | 申请日: | 2016-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08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娟;王志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23/06;C08L3/02;C08K13/06;C08K9/04;C08K3/32;C08K5/053;C08K5/3462;C08K5/09;C08K5/134;C08K7/26;C08K5/098;C08K5/526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物 气源 阻燃聚烯烃 生物基 聚烯烃 含氮碱基 阻燃剂 酸源 良好力学性能 致密 阻燃剂添加 腐蚀设备 膨胀炭层 热稳定性 阻燃性能 抗氧剂 偶联剂 润滑剂 协同剂 热解 熔滴 炭源 下层 质轻 阻燃 匹配 分解 燃烧 加工 | ||
1.一种生物基气源在作为阻燃剂中气源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生物基气源是经过偶联剂表面处理的含氮碱基,其中含氮碱基包括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胞嘧啶(C)、尿嘧啶(U)以及它们的组合A-T,G-C,A-U;
生物基气源的具体处理方法为:将含氮碱基浸渍于偶联剂溶液中进行处理2~5h,得到表面功能化的含氮碱基;
上述阻燃剂中酸源、炭源与气源按质量比(2~5):(0.1~1):(0.1~1)混合而成;酸源为聚磷酸铵(APP)或三聚氰胺磷酸盐(MPP),碳源为季戊四醇(PER)、双季戊四醇(DPER)、三季戊四醇(TPER)、酚醛树脂(PF)、淀粉或环糊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偶联剂的用量为含氮碱基重量的0.5~3%。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偶联剂为钛酸四丁酯、钛酸四异丙酯、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氨乙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二乙烯三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氨乙基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氨乙基氨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偶联剂溶剂为下列中的一种:乙醇、甲醇、异丙醇。
5.一种阻燃聚烯烃复合物,为共混物,其特征在于该共混物包括聚烯烃、阻燃剂、协同剂、润滑剂、抗氧剂;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70~85﹪聚烯烃、12~25﹪阻燃剂、0.25~3.0﹪协同剂、0.3~1﹪润滑剂、0.1~1﹪抗氧剂;
所述的阻燃剂由酸源、炭源、气源按质量比(2~5):(0.1~1):(0.1~1)混合而成,其中酸源为聚磷酸铵(APP)或三聚氰胺磷酸盐(MPP),碳源为季戊四醇(PER)、双季戊四醇(DPER)、三季戊四醇(TPER)、酚醛树脂(PF)、淀粉或环糊精,气源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中所述生物基气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阻燃聚烯烃复合物,其特征在于偶联剂的用量为含氮碱基重量的0.5~3%。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阻燃聚烯烃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烯烃为聚丙烯、聚乙烯。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阻燃聚烯烃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协同剂为蒙脱土、分子筛、水滑石、层状磷酸锆、海泡石、凹凸棒土中的一种或多种。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阻燃聚烯烃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润滑剂为硬脂酸、硬脂酸钙、硬脂酸镁、硬脂酸锌中的一种或多种。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阻燃聚烯烃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氧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季戊四醇酯、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碳醇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双(2,4-二叔丁基苯酚)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双(十八烷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1477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