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锚索工程的锚头防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10604.X | 申请日: | 2016-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1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松;刘庆元;黄波;廖小平;高和斌;聂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南方分院 |
主分类号: | E02D5/74 | 分类号: | E02D5/7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刘抗美;李睿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护套筒 锚索 锚头 水泥 填充 防腐 部件密封 方法使用 开口位置 工作锚 凝固体 封锚 毛细 贴紧 罩设 灌注 密封 卸下 地下水 凝固 外围 侵蚀 封闭 构筑 节约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锚索工程的锚头防腐方法,该方法包括在锚索的锚头上罩设一防护套筒,防护套筒的开口位置贴紧锚斜托,将锚头密封在防护套筒内;向防护套筒内灌注水泥净浆液,使水泥净浆液充满防护套筒的内部空间;待防护套筒内的浆液凝固后,将防护套筒卸下;最后,在浆液凝固体外围构筑封锚砼。本方法使用防护套筒使用水泥净浆液对锚头封闭填充,使得锚索的工作锚的各个部件密封填充,阻断毛细水作用等地下水的侵蚀。此外,防护套筒可以重复使用,节约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应力锚索的锚头防腐方法。
背景技术
边坡预应力锚索工程结构,受地质条件、水文环境以及施工工艺等因素影响,锚索锈蚀现象较为普遍,尤其是锚头锈蚀损坏占比更甚,预应力锚索的锚头夹片位置钢绞线因材料及工艺影响易发生损伤,外加钢绞线本身填充不密实,地下水因毛细作用渗入进入锚头造成腐蚀。由于锚索工程的隐蔽特性,该类问题往往不易被发现,威胁会不断积累加剧,会给边坡稳定及路基安全形成直接危害。目前预应力锚索锚头主要是直接采用混凝土直接封闭保护,而混凝土由于其中的砂、石的颗粒较大,易存现空隙造成渗水腐蚀锚头,同时混凝土容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而腐蚀,该保护方法落后,锚索锚头腐蚀情况仍不乐观。
因此,亟待发明一种简单、使用方便且效果好的锚头防腐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出一种锚索工程的锚头防腐方法,以解决锚头被腐蚀受损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锚索工程的锚头防腐方法,包括:在锚索的锚头上罩设一防护套筒,将所述锚头密封在所述防护套筒内;向所述防护套筒内灌注水泥净浆液,使浆液充满所述防护套筒的内部空间;待所述防护套筒内的浆液凝固后,将所述防护套筒卸下;在浆液凝固体外围构筑封锚砼。
进一步地,所述向所述防护套筒内灌注水泥净浆液的步骤包括:预先在所述防护套筒上设置注浆口;从所述注浆口向所述防护套筒内注浆。
进一步地,所述注浆口位置设有灌浆管。
进一步地,所述向所述防护套筒内灌注水泥净浆液的步骤包括:预先在所述锚索工程的锚头下方设置连通所述防护套筒内部空间的注浆管;向所述注浆管内注浆。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套筒内壁上均匀涂有润滑剂。
进一步地,所述润滑剂是黄油。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套筒的顶部设有出气口。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套筒为一端开口的筒状,其开口位置向外延伸有一折边,所述折边与所述锚头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发明锚索工程的锚头防腐方法中采用在锚头上罩设防护套筒进行水泥净浆液的注浆封闭填充,使得锚索的工作锚的各个部件密封填充,阻断毛细水作用等地下水的侵蚀。安装前,防护套筒内侧涂抹润滑剂,便于锚头注浆封闭填充且凝固后卸下防护套筒,以便防护套筒重复使用,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锚索工程的锚头防腐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锚索工程的锚头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锚头;2、防护套筒;21、出气口;22、折边;23、注浆管;3、水泥净浆液;4、锚斜托;5、封锚砼;6、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锚索工程的锚头防腐方法,该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南方分院,未经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南方分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106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