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介孔功能杂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10188.3 | 申请日: | 2016-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7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李虎;方真;贺健;杨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31/18 | 分类号: | B01J31/18;C07D307/33;C07C29/14;C07C3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邢贤冬 |
地址: | 211225 江苏省南京市溧***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杂化材料 介孔 生物质 小分子 催化剂 传统金属氧化物 选择性催化 产物分离 催化效率 加热搅拌 结构稳定 同等条件 有机膦酸 周期金属 转移加氢 研磨 芳香族 缚酸剂 有机胺 脂肪族 质量比 制备 洗涤 老化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介孔功能杂化材料,它是以第三、四、五周期金属盐和脂肪族或芳香族有机膦酸为原料,有机胺为缚酸剂,经加热搅拌,静置老化,再经洗涤、干燥、研磨后得到的功能杂化材料。本发明还公开了介孔功能杂化材料选择性催化生物质平台小分子转移加氢反应的方法,包括:将生物质平台小分子溶于醇中,以介孔功能杂化材料为催化剂,于80~180℃反应2~10h;结束后经过滤将催化剂与产物分离;其中,介孔功能杂化材料与生物质平台小分子的质量比为1:1~10,生物质平台小分子的浓度为0.1~1.0mol/L。本发明功能杂化材料结构稳定,且在同等条件下,较传统金属氧化物可提高30%以上的催化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介孔功能杂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具体涉及一种有序层状、介孔、酸碱双功能金属-有机膦酸杂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该杂化材料在催化生物质平台分子转移加氢的应用。
背景技术
木质纤维素及其衍生物是当前已知贮存量最大且可再生的有机碳源,其中糖组分的含量可达到75%。经酸或金属单质催化脱水、水合、氢解等反应,富含多羟基的糖可选择性转化为糠醛、5-羟甲基糠醛、乙酰丙酸、短链烷烃等高附加值化学品和生物燃料。但是,γ-戊内酯、呋喃甲醇等不完全氢化产物很难高选择性制备得到。可能原因有:(1)使用氢气分子为氢供体时,高活性贵金属单质易诱发完全氢化反应;(2)酸性位点在高温或长时间反应过程中会催化水解、醚化等副反应;(3)生物质衍生物或中间体本身化学稳定性较差;(4)由于传热限制和传质阻力,催化剂活性位点不能有效地与较大体积分子接触;(5)催化剂表面的不规则结构导致催化反应进度的不均衡。
近年来,催化转移加氢反应被证实能较好地克服上述问题,并且表现出较高的不完全氢化选择性。在该催化过程,甲酸或醇类等液体有机分子通常被用作氢源。相比高压、易燃氢气,采用液态化合物为氢供体能极大地降低运输和贮存成本、简化反应装置、增加底物与氢供体的接触几率等。特别地,美国威斯康星大学JA Dumesic教授课题组
烷基膦酸锆是一种较聚合物和二氧化硅具有更高稳定性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这些材料富含微孔结构,广泛应用于贮能、气体分离和吸附、药物分子转运等领域
[1]、Chia,M.;Dumesic,J.A.Liquid-phase catalytic transferhydrogenation and cyclization of levulinic acid and its esters to γ-valerolactone over metal oxide catalysts.Chem.Commun.,2011,47,12233-12235.
[2]、Wang,D.;Astruc,D.The golden age of transfer hydrogenation.Chem.Rev.,2015,115,6621-668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101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