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桩体钢筋笼及保证桩体钢筋笼保护层厚度的混凝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10067.9 | 申请日: | 2016-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11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张琰;韩志伟;徐文攀;王彦良;刘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宁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4 | 分类号: | E02D5/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方艳辉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笼 混凝土本体 桩体 连接件 桩基孔 钢筋笼保护 层厚度 混凝土装置 圆环状 有效地减少 垂直状态 间距偏差 轴向位置 保护层 第一端 均匀性 预设 混凝土 体内 下放 保证 外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桩体钢筋笼及保证桩体钢筋笼保护层厚度的混凝土装置,其中,该装置用于桩体钢筋笼上,该装置包括:混凝土本体和连接件;其中,混凝土本体为圆环状,并且,混凝土本体具有预设厚度,混凝土本体用于套设于钢筋笼的外部;连接件的第一端置于混凝土本体内,连接件的第二端置于混凝土本体外,连接件的第二端用于与钢筋笼相连接。本发明能够有效地减少套设有混凝土本体的钢筋笼在桩基孔的轴向上与桩基孔之间的间距偏差,即减少钢筋笼在桩基孔内的轴向位置偏差,进而确保钢筋笼在桩基孔内保持垂直状态,并且,圆环状的混凝土本体直接作为钢筋笼的保护层,大大提高了钢筋笼保护层厚度的均匀性,还能够提高钢筋笼的下放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桩基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桩体钢筋笼及保证桩体钢筋笼保护层厚度的混凝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灌注桩施工时,先将钢筋笼制好,然后吊装钢筋笼,再将钢筋笼放置于桩基孔内。然而,钢筋笼在吊装时易产生局部挠曲变形,并且在下放过程中,由于钢筋笼与桩基孔的内壁之间具有间距,所以,容易出现钢筋笼垂直度控制不良,导致钢筋笼在桩基孔内倾斜,使得钢筋笼的轴向位置偏差无法满足规范要求,影响灌注桩的施工质量。
为了确保钢筋笼在桩基孔内保持垂直状态,通常是在钢筋笼的笼体的外周绑扎混凝土垫块或者焊接定位钢筋,作为钢筋笼的保护层厚度控制措施,通过缩短钢筋笼与桩基孔内壁之间的间距,避免钢筋笼的大幅度的倾斜。其中,混凝土垫块为长方体的垫块,各混凝土垫块或者各定位钢筋均是沿笼体的径向均匀布置。然而,混凝土垫块与定位钢筋的截面积较小,当混凝土垫块或者定位钢筋与桩基孔的孔壁土相接触时,孔壁土对混凝土垫块或者定位钢筋的反向作用力较小,无法有效起到对钢筋笼位置的调整作用,尤其是,当孔壁土的土质较软时,或者当混凝土垫块或者定位钢筋沿笼体的径向分布不均时,混凝土垫块或者定位钢筋无法很好地确保钢筋笼在桩基孔内保持垂直状态。并且,混凝土垫块或者定位钢筋的数量较多,混凝土垫块的绑扎或者定位钢筋的焊接的工作量大,降低了桩基施工效率。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保证桩体钢筋笼保护层厚度的混凝土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绑扎混凝土垫块或者焊接定位钢筋无法很好地确保钢筋笼在桩基孔内保持垂直状态的问题。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具有该混凝土装置的桩体钢筋笼。
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保证桩体钢筋笼保护层厚度的混凝土装置,用于桩体钢筋笼上,该装置包括:混凝土本体和连接件;其中,混凝土本体为圆环状,并且,混凝土本体具有预设厚度,混凝土本体用于套设于钢筋笼的外部;连接件的第一端置于混凝土本体内,连接件的第二端置于混凝土本体外,连接件的第二端用于与钢筋笼相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保证桩体钢筋笼保护层厚度的混凝土装置中,连接件至少为两个,各连接件均沿混凝土本体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上述保证桩体钢筋笼保护层厚度的混凝土装置还包括:环形的配筋;其中,配筋置于混凝土本体内,并且,配筋与连接件的第一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保证桩体钢筋笼保护层厚度的混凝土装置中,连接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筋、第二连接筋和第三连接筋;其中,第一连接筋和第三连接筋为平行设置,并且,第一连接筋与第二连接筋为垂直设置,第三连接筋与第二连接筋为垂直设置;第一连接筋置于混凝土本体内且与配筋相连接,第二连接筋贴设于混凝土本体的顶面,第三连接筋置于混凝土本体外,第三连接筋用于与钢筋笼相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保证桩体钢筋笼保护层厚度的混凝土装置中,混凝土本体的下端呈锥形。
进一步地,上述保证桩体钢筋笼保护层厚度的混凝土装置中,钢筋笼用于置于桩基孔内;混凝土本体的外壁与桩基孔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为5mm~1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宁供电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宁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100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泥土造墙设备
- 下一篇:复杂地质条件下旋挖钻机嵌岩桩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