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合式电加热管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00628.7 | 申请日: | 2016-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6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刘运柳;刘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顺德光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82 | 分类号: | H05B3/82;H05B3/02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名诚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3 | 代理人: | 卢志文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街道办事处新滘居***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加热元件 组合式电 加热管 水箱 非金属材料 隔水加热 空心管状 一端敞开 一端密封 电热管 螺纹 法兰 装入 取出 通电 金属 敞开 配合 | ||
组合式电加热管,电热管由外壳(3‑4)、电加热元件(3‑2)二部分构成:外壳(3‑4)由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成空心管状,一端密封,另一端敞开,在敞开一端制有螺纹或法兰与水箱上的接口相配合,在外壳(3‑4)内的空气(3‑5)中,安装电加热元件(3‑2),电加热元件,通电工作时为隔水加热,并可在水箱中有水时装入和取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热管,主要涉及电锅炉、中央热水器、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中央空调电辅助加热器、电热水器、电壁挂炉、饮水机、开水器等水加热装置,浸泡在水箱中的电热管。
背景技术
现有用于水加热装置水箱中的电热管,100%是按中国技术标准GB/T23150-2008《热水器用管状加热器》是“以金属管为外壳、合金电热丝作发热体,在一端或二端具有引出棒,在金属管内填装密实的氧化镁粉末绝缘介质,以固定发热体的元件;”这种金属外壳电热元件,完全浸泡在水中,长时间使用后,会结水垢,降低发热效率,以及腐蚀击穿,使水带电,是世界难题。
2015年9月5日广东顺德光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号201510579205.4、201510579286.8、201510579371.4、201510579374.8和201510579451.X等24项专利申请提供了电热管安装结构,在上述专利申请中没有描述电热管的结构;本专利申请补充电热管新的结构,主要补充盲孔管,并描述电热管的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电锅炉、中央热水器、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中央空调辅助加热器和电热水器、饮水机、开水器等所使用的电热管,提供一种新的结构方案。
本发明的技术措施是电热管3由外壳3-4、电加热元件3-2二部分组合构成:外壳3-4由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成空心管状,一端密封,另一端敞开,在敞开一端制有螺纹或法兰与水箱上的螺纹或法兰接口相配合,在外壳3-4内的空气3-5中,安装电加热元件3-2,二者为组合结构,电加热元件可从外壳中取出;电加热元件工作时为隔水加热,并可在水箱中有水时装入和取出。
所述电加热元件3-2的外管为非金属盲孔管或直通管或弯曲成U形的管3-1,内装有电热丝3-7,引出棒或导线3-3端要密封,管内抽低度真空或注入不可燃、不助燃的气体或隋性气体或装入非密实的氧化镁粉末或空气3-8;或电加热部件3-2用卤素管或碳纤维电热管制作;为单端引出,引出棒或导线3-3在同一端。
所述电加热元件3-2,还可按如下结构制作:将绕成弹簧形的电热丝3-7,绕在制有螺旋槽的陶瓷芯轴3-6上,其中一端通过制成电加热元件3-2陶瓷芯轴中部的孔引出,使二个端子在同一端;或将电热丝3-7装在金属管内,用密实的氧化镁粉末将电热丝3-7和金属管隔离绝缘,再弯曲成形,使引出棒在同一端。
上述电加热元件3-2装在外壳3-4内,才成为大容量水箱用的电热管;通电工作时,电加热元件3-2在空气中干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电热管表面负荷低,寿命长;电热管为隔水加热,可达到Ⅱ类电器最高等级安全标准;同时电热元件更换时水箱不必放水,可随意更换。
附图说明
图1至图4外壳敞开一端为螺纹;
图5至图9外壳敞开一端为法兰;
图10至图13是图1至图9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4外壳敞开一端为螺纹,与水箱上的螺纹相连接,在图1中电加热元件3-2的外管为非金属盲孔管,内装有电热丝3-7;图2中电加热元件3-2有多根,两端均有接线端子,但在同一端引出;图3和图4,电加热元件3-2弯曲成U形也可直接用碳纤维管或卤素管直接弯曲成U形,图3有2根管,图4为一根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顺德光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顺德光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006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得快
- 下一篇:电磁加热系统及其过零检测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