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扳手的套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79575.1 | 申请日: | 2016-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81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周金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崴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3/46 | 分类号: | B25B13/46;B25B13/56;B25F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李林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扳手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扳手的套固装置,其包括:扳手具有驱动端,驱动端内设棘轮环且贯设组装孔;衔接件插组、拔离于组装孔内,衔接件包含套颈段、卡掣段及衔接孔,套颈段的外周侧环设定位环槽,而在卡掣段外周侧环凹有组扣环槽,并在组扣环槽的槽底面设有复数嵌孔;C环扣装设于组扣环槽,且C环扣的局部由各嵌孔外露于衔接孔内;扣合组件装设于扳手的驱动端,扣合组件于衔接件组设于组装孔内卡合定位环槽;扳手未组合有衔接件时即可直接驱动较大型的零件的组装、卸除;扳手组合有衔接件时即可提供万向套筒、起子头等较小零件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扳手的套固装置,尤指应用于手工具领域的技术,其主要技术特征在于,能够提供用户减少携带上的重量,更可以让使用者达到简易操作的使用,即为一种实用性极佳的发明。
背景技术
手工具是能够提供给许多使用者进行机械拆卸和组装的最佳帮手,因此根据不同的机械构造而有相对应的手工具使用,而一般常见的手工具类型有螺丝起子、钳具类、扳手类等,且各种工具的体积大小也都不尽相同,所以不少使用者在每次的操作使用时,都必须先将诸多工具收纳于具容置空间的工具盒内,如此才可以将所有的手工具随身携带而使用,但是工作的场地有时忽高又忽低,甚至还有陡坡等地方,因在此携带上会造成使用者的不方便,携带过重的工具箱会使得使用者的体力急速消耗,严重者则会伤筋错骨;除此之外,过多手工具的选用因要时常替换,因此最常造成手工具的掉落、遗失,所以过多手工具的携带确实会造成使用者诸多不便。
根据上述的说明,现进一步又以扳手为主要说明,扳手的种类就如同手工具般一样繁多,像是开口扳手、梅花扳手、棘轮扳手、套筒扳手、T型扳手等,不同的扳手所能配合的场地就有所差别,且扳手又是现今使用者最常用来组装、拆卸机械的工具之一,可是种类过多的扳手就如同过多手工具要携带般造成不少的麻烦,像是过重的携带负荷、替换时的掉落、遗失,甚至还会因掉落而砸伤他人等危险,所以相关业者必须替使用者设想,该如何改善才可以杜绝上述的诸多缺失存在。
有鉴于上述情形,本发明人投入许多时间研究相关知识,并加以比较各项优劣,进行相关产品的研究及开发,并历经的多次实验及测试,而终于推出一种扳手的套固装置改善上述缺失,以符合大众所需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技术特征是在于提供用户能以最少的携带重量进行施工作业,且可以凭借替换组合方式根据不同大小尺寸的零件以及现场的工作环境限制进行作业,其改善现有扳手在携带上的困难,以及携带上容易发生的危险等缺失。
如此,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与功效,本发明提供一种扳手的套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扳手,其具有一驱动端,该驱动端内设有一棘轮环,且该棘轮环贯设有一组装孔;
一衔接件,其能够插组、拔离于棘轮环的组装孔内,该衔接件包含有一套颈段、一卡掣段及一贯穿套颈段及卡掣段的衔接孔,该套颈段的外周侧环设有一定位环槽,而在该卡掣段连接有套颈段的相反端的外周侧环凹有一组扣环槽,并在该组扣环槽内的槽底面设有复数嵌孔连通衔接孔;
一C环扣,其装设于组扣环槽内,且该C环扣的局部由各嵌孔外露于衔接孔内;
及一扣合组件,其装设于扳手的驱动端,该扣合组件能够将衔接件扣接、解除于组装孔,该扣合组件在衔接件组设于组装孔内时能够卡合定位环槽;
其中,通过衔接件与扳手之间的结合,当扳手未组合有衔接件时即能够直接驱动较大型的零件的组装、卸除;当扳手组合有衔接件时即能够提供万向套筒、起子头等较小零件的使用。
所述的扳手的套固装置,其中,该棘轮环的组装孔的孔形是多边形,而该衔接件的卡掣段相同于组装孔的孔形。
所述的扳手的套固装置,其中,该衔接件的套颈段的衔接孔内壁面还环凸有一限位块,万向套筒、起子头由具有C扣环的卡掣段一端插入并贴抵于限位块,该限位块限制万向套筒、起子头的插入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崴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龙崴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795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