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回油装置及空调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71572.3 | 申请日: | 2016-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381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加春;齐方成;谢斌斌;周巍;苗志强;何汝龙;安亚洲;肖福佳;马宁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1/00 | 分类号: | F25B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林波 |
地址: | 519070 广东省珠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空调 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回油装置及设置有所述回油装置的空调机组。
背景技术
回油装置广泛应用于空调、冷冻冷藏等行业。但是,现有的一些回油装置的回油口位置固定,不能追随液面高度的变化,因错位造成不能回油,压缩机存在缺油运行隐患。
虽然,一些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在垂直方向可以追随液面变化的活动回油口来克服上述缺陷,但这些技术方案中存在以下不足:1、浮力大小不能调节、活动回油口很难在垂直方向准确位于高度最低的富油层液面;2、活动回油口只能沿垂直方向有限追随液面高度变化,当气流运动造成液面波动或倾斜时,回油口不能在水平方向追随液面移动,难以准确位于高度最低的富油层液面,造成回油不畅甚至不能回油;3、浮子沿导杆滑动,存在卡滞现象;4、回油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浮力大小可以调节,回油口在垂直方向可以准确位于高度最低的富油层液面的回油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回油口可以在垂直以及水平方向追随液面移动以准确位于高度最低的富油层液面的回油装置;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回油可靠、回油效率高的压缩机。
为达此目的,一方面,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回油装置,包括设置有回油口的回油组件、浮子、重锤和回油管,所述回油组件与所述浮子连接,所述重锤上端与所述浮子或所述回油组件连接、下端与所述回油管上端连接,所述回油口与所述回油管连通,所述回油管至少可以根据其在垂直方向的受力调节其在垂直方向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回油管为柔性管。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管为螺旋状管、波纹管或伸缩套管。
进一步地,所述回油装置还包括套设于所述重锤外侧的环形配重块。
进一步地,所述重锤外侧螺纹连接有薄型螺母以锁紧所述配重块。
进一步地,所述回油组件、所述浮子和所述重锤的重心位于同一直线上,且所述直线与水平面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浮子包括上下设置的中空圆柱体部和中空圆锥体部,所述圆柱体部与所述回油组件连接,所述圆锥体部与所述重锤上端连接,所述重锤上端的内壁面与所述圆锥体部的外壁面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重锤的上端与所述浮子的下端连接,所述重锤呈阶梯轴状、圆台状或圆柱状。
进一步地,所述回油组件包括套设于所述浮子外侧的中空回油环和多个沿周向均布的连接管,所述回油环的侧壁上均布有多个所述回油口,所述重锤内设置有与所述回油管连通的回油通道,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回油环和所述重锤的回油通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回油环与所述浮子的圆柱体部之间通过多个沿周向均布的辐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包括U形管段。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的两端的近端处外侧分别套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连接管插入所述回油环、所述重锤的深度。
另一方面,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调机组,所述空调机组设置有上述任一所述的回油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回油装置,包括有用于产生浮力的浮子、用于产生重力的重锤,利用重力与浮力平衡原理,使回油口在垂直方向可以准确位于高度最低的富油层液面,确保回油可靠,提高回油效率,防止了压缩机缺油运行,且便于制作成本低。
本发明的回油装置,回油管为柔性管,使得回油组件、浮子与重锤可同时随液面在垂直以及水平方向移动,以适应气流影响下的液面波动、倾斜,以及制冷负荷变化时的液面升降影响,使回油口随时准确位于高度最低的富油层液面,确保回油可靠,回油效率提高约10%-15%。
本发明的空调机组,由于采用了上述回油装置,其回油可靠,回油效率高,避免了压缩机缺油运行,工作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一提供的回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一提供的回油管的局剖图;
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一提供的重锤的局剖图;
图4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一提供的浮子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一提供的配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一提供的薄型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一提供的回油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一提供的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一提供的辐板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715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