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Au6与Au11纳米簇之间的相互转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55207.3 | 申请日: | 2016-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39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黄家辉;杨秀娟;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2F1/00 | 分类号: | B22F1/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au6 au11 纳米 之间 相互 转化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Au6与Au11纳米簇之间的相互转化方法,具体的操作方法为使用硼氢化钠还原Au11纳米簇得到目标产物Au6纳米簇;采用加热的方式使Au6纳米簇转化为Au11纳米簇。在还原和加热的条件下,Au6与Au11之间相互转化。此发明涉及的方法具有可行性,操作性简单,并且通过还原和加热的条件下,实现不同尺寸纳米簇之间的转化。
技术领域
此发明属于金纳米簇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Au6与Au11纳米簇之间的相互转化方法。
背景技术
金纳米簇作为新型催化剂在催化领域引起广泛的关注。金纳米簇作为催化剂,具有选择性高、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金纳米簇具有精确的原子个数和配体数目,与纳米粒子的物理、化学特性不同。
金纳米簇的合成,一直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主要利用有机配体合成金纳米簇,有机配体可以合成分子量和化学结构明确的纳米簇。常用的有机配体主要是硫醇配体和磷配体。例,Au38(J.Am.Chem.Soc.2010,132,8280–8281.)、 Au144(Chem.A,2015,3,20167–20173.)等等。磷配体保护的金簇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性能而被广泛的研究。磷配体保护金纳米簇分为单磷配体保护和双磷配体保护金纳米簇。如Au11(K.Chem.Commun.2012,48,7559-7561.)、Au22(Small. 2016,12,2518-2525.)等等。
金纳米簇之间的转化主要是“尺寸效应”的方法和“配体交换”的方法。如,Au11到Au6或者Au8(Inorg.Chem.2013,52,6570-6575)等等。因此我们就纳米簇相互转化的问题,本专利提出了在加热和还原条件下实现不同尺寸纳米簇之间的转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还原和加热条件下不同尺寸的Au6与Au11纳米簇之间的转化,该制备方法可行,操作简单。主要是通过还原或者加热的方法实现了不同尺寸的金纳米簇之间的转化。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Au6与Au11纳米簇之间的相互转化方法:
使用硼氢化钠还原Au11纳米簇得到目标产物Au6纳米簇;采用加热的方式使 Au6纳米簇转化为Au11纳米簇。
具体的,操作步骤包括:
Au11到Au6纳米簇的转化:将Au11纳米簇溶于有机溶剂中,加入硼氢化钠溶液,反应一段时间,用正己烷和水洗涤得到的产物,最后用二氯甲烷和乙醇萃取,离心,干燥;
Au6到Au11纳米簇的转化:将Au6纳米簇溶于有机溶剂中,加热,加热温度低于有机溶剂的沸点温度,空气条件下反应,反应一段时间,用正己烷和水洗涤得到的产物,最后用二氯甲烷和乙醇萃取,离心,干燥。
所述有机溶剂选自甲醇、乙醇、二氯甲烷、丙酮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加热温度为20-100℃,优选加热温度为40-80℃。
硼氢化钠为溶于水中的硼氢化钠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552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循环式植物水培系统
- 下一篇:一种畜牧机械自动落料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