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焦极目训练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54311.0 | 申请日: | 2016-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0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储青松;阮恒超;包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延华多媒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5/00 | 分类号: | A61H5/00;G02B7/02;G02B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455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6***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焦 极目 训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眼部肌肉/神经锻炼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变焦极目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极目即远望能够,远眺。是一种人体眼球睫状肌的放松方式,在观察远方视物时,眼球的睫状肌处于放松状态,这对于需要经常性地观察近物的人群而言,会导致睫状肌始终处于紧张状态,从而造成睫状肌的种种问题,乃至病变。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思路是进行相当时间的远眺,观察远处的视物,让睫状肌放松。但对于需要工作和学习的人群而言,不可能有相当多的时间进行远眺。
而实验表明,人体的眼球的部分运动是自发的,并不完全受到人体的运动神经的控制,换而言之,对于一些突发情况而言,例如突然的视物接近,人体眼球本身可以进行迅速的反应,不会让人体感觉到眼球状态的变化。因此另一种解决上述睫状肌紧张疲劳的方式,即通过改变透镜的对焦焦距,让眼球主动地调解睫状肌适应视线需要,但只要该种变焦的幅度处于一定的控制范围内,则人体是无法实际察觉该种变化幅度的。换而言之,在正常通过眼球观察外界的前提下,可以让睫状肌处于不断的放送-张紧-放送的循环过程种,达到睫状肌锻炼目的。
尽管上述实现原理并不复杂,但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为了能够让使用者在佩戴该极目训练装置时,可以不影响其工作和学习,必需要对整个装置进行小型化,突出其便携性。因此提出以下的极目训练装置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无法实现极目训练装置的小型化便捷化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变焦极目训练装置,具有更小的体积,携带使用均十分地便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变焦极目训练装置,包括框架、目镜以及设置于框架内的目镜推送装置;
所述目镜设置于使用者眼球附近,使用者透过目镜观看事物达到训练目的;
所述框架的下部连接有一向下凸出形成用于容纳目镜的目镜外框;
所述目镜推送装置推送目镜分别沿使用者眼球两侧的方向往复移动。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种,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框架设置于使用者眼球上方,所述目镜外框自框架向下延伸令目镜遮挡眼球。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种,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框架朝向使用者头部前方延伸。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种,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目镜外框的下方设置有架设使用者鼻梁的鼻托。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种,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框架与目镜外框之间设置有一供目镜穿过的通孔,所述目镜的一侧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目镜推送装置相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种,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框架的两端分别独立地朝向使用者眼部外侧延伸。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种,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目镜外框还包括自所述目镜外框的两端向下且围绕所述目镜的外侧轮廓延伸的镜框部分。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种,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目镜外框两端的长度小于框架两端的长度。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种,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目镜推送装置包括一设置在框架内的横轴;横轴上设置有可沿着所述横轴的轴向方向的目镜连接装置。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种,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横轴的两端分别朝向使用者眼部两侧。
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显著技术效果:
通过移动目镜的镜片组实现变焦,这不同于现有的变焦手段,可以得到相当平滑的变焦过渡,配合适当的驱动装置,可以令目镜焦距的变化无法被人体察觉,从而减少对日常工作学习的影响。
进一步地,通过重新设计整个装置的结构,对其结构重新进行调整后,实现了产品的小型化,整个装置可以被佩戴在使用者头部,且不会影响使用者的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记载的带有部分外壳的变焦极目训练装置由前部斜上方进行观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记载的带有部分外壳的变焦极目训练装置由前部斜向下方进行观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记载的变焦极目训练装置的电源部分电路结构图。
图4为实施例1记载的变焦极目训练装置的处理器部分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延华多媒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延华多媒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543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