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调冷媒循环异常的确定方法、装置及空调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37140.0 | 申请日: | 2016-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51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泽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9/00 | 分类号: | F25B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 11522 | 代理人: | 何怀燕 |
地址: | 51907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调 冷媒 循环 异常 确定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冷媒循环异常的确定方法、装置及空调,该方法包括:在所述空调的制冷模式下,获取所述空调的室内侧的室内环境湿度,并获取所述室内侧的蒸发器管温和室内环境温度;确定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蒸发器管温之间的第一温差、以及预存的初始蒸发器管温与所述蒸发器管温之间的第二温差,并判断所述第一温差和所述第二温差、是否小于或等于所述室内环境湿度下各自的预设值;当所述第一温差和所述第二温差均小于或等于各自的所述预设值时,确定所述空调的冷媒循环异常。本发明的方案,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误判率高、运行可靠性低和维护难度大等缺陷,实现误判率低、运行可靠性高和维护难度小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冷媒循环异常的确定方法、装置及空调,尤其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冷媒循环异常保护的检测方法、与该方法对应的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空调。
背景技术
分体式空调(即分体式空调器),由室内机(即内机)和室外机(即外机)组成,一台内机对应一台外机;内机和外机分别安装在室内和室外,中间通过管路和电线连接起来的空气调节器。分体空调器中常见的故障维修为压缩机损坏,造成压缩机损坏的根本原因主要有高温以及大电流两种,而常见的高温损坏一般是由于系统缺少冷媒造成的。因此,有效地检测空调系统缺少冷媒,从而及时进行保护为空调系统控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空调系统是否缺少冷媒的检测中,误判率较高。
现有技术中,存在误判率高、运行可靠性低和维护难度大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空调冷媒循环异常的确定方法、装置及空调,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系统是否缺少冷媒的检测中误判率较高的问题,达到提升检测精准性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冷媒循环异常的确定方法,包括:在所述空调的制冷模式下,获取所述空调的室内侧的室内环境湿度,并获取所述室内侧的蒸发器管温和室内环境温度;确定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蒸发器管温之间的第一温差、以及预存的初始蒸发器管温与所述蒸发器管温之间的第二温差,并判断所述第一温差和所述第二温差、是否小于或等于所述室内环境湿度下各自的预设值;当所述第一温差和所述第二温差均小于或等于各自的所述预设值时,确定所述空调的冷媒循环异常。
可选地,确定所述空调的冷媒循环异常之后,还包括:对所述空调进行冷媒循环异常保护;和/或,对所述空调的冷媒循环异常的状态,进行报警、显示、发送到预设客户端的至少一种输出。
可选地,获取所述空调的室内侧的室内环境湿度之前,还包括:在所述制冷模式启动时,获取所述室内侧的初始蒸发器管温和初始室内环境温度;确定所述初始蒸发器管温与所述初始室内环境温度的初始温差的绝对值,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当所述绝对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时,确定需要对所述空调进行冷媒循环异常检测,以在确定需要对所述空调进行冷媒循环异常检测时,才对所述室内环境湿度、所述蒸发器管温和所述室内环境温度进行获取。
可选地,确定需要对所述空调进行冷媒循环异常检测之后,还包括:将需要对所述空调进行冷媒循环异常检测时的所述初始蒸发器管温,进行存储;和/或,获取所述室内侧的室内环境湿度,包括:确定所述空调的压缩机的运行时长,是否到达第一预设时长;当所述运行时长到达所述第一预设时长时,获取由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室内侧的所述室内环境湿度;和/或,获取所述空调的室内侧的蒸发器管温和室内环境温度,包括:获取由感温包检测到的所述室内侧的所述蒸发器管温和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或,获取所述室内侧的初始蒸发器管温和初始室内环境温度,包括:获取由感温包检测到的所述室内侧的所述初始蒸发器管温和所述初始室内环境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371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