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阵列基板与应用其的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35312.0 | 申请日: | 2016-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61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吴汶锦;沈柏元;陈耀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G09G3/34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黄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阵列 应用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阵列基板包含基板、扫描线、数据线、像素单元与栅极驱动电路。基板具有显示区与周边区。像素单元电性连接扫描线与数据线。至少一像素单元设置于显示区。栅极驱动电路设置于周边区,且包含多个移位暂存器,沿第一方向依序设置于基板上。至少一移位暂存器包含上拉单元。上拉单元包含第一晶体管,用以输出栅极信号至扫描线。第一晶体管包含第一栅极、第一通道层、第一源极与第一漏极。第一源极与第一漏极分别具有至少一条状部。两相邻的第一源极的条状部与第一漏极的条状部之间具有第一通道长度,第一通道长度的延伸方向沿第一方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阵列基板以及显示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曲面阵列基板以及曲面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显示装置(如电脑或电视荧幕)的技术也不断地发展。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有平面显示器与曲面显示器。相较于平面显示器,曲面显示器除了能让人眼看影像更加平衡、舒适之外,也具有更宽阔的全景视角以及降低外来光线反射干扰,让使用者观看曲面显示器各个角落的影像都不会变形、失真。因此,近年来普遍受到消费者青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阵列基板,包含基板、至少一扫描线、至少一数据线、至少一像素单元与栅极驱动电路。基板具有显示区以及位于显示区至少一侧的周边区。数据线与扫描线交错。像素单元电性连接扫描线与数据线。至少一像素单元设置于基板的显示区。栅极驱动电路设置于周边区。栅极驱动电路包含多个移位暂存器,沿第一方向依序设置于基板上,并且至少一移位暂存器包含上拉单元。上拉单元包含第一晶体管,用以输出栅极信号至扫描线。第一晶体管包含第一栅极、第一通道层、第一源极与第一漏极。第一源极和第一漏极与第一栅极和第一通道层对应设置。第一源极与第一漏极分别具有至少一条状部。两相邻的第一源极的条状部与第一漏极的条状部之间具有第一通道长度(Channel length),第一通道长度的延伸方向沿第一方向。
在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漏极更具有连接部,连接第一漏极的两条状部,且第一漏极的两条状部与第一源极的条状部沿第一方向交错设置。
在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漏极的形状包含U字型,第一源极的形状包含I字型。
在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源极的I字型朝扫描线的延伸方向延伸。
在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漏极与扫描线电性连接。
在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至少一移位暂存器更包含输入单元,用以输出驱动控制电压至上拉单元的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栅极。输入单元包含第二晶体管。第二晶体管包含第二栅极、第二通道层、第二源极与第二漏极。第二源极和第二漏极与第二栅极和第二通道层对应设置。第二源极与第二漏极分别具有至少一条状部。两相邻的第二源极的条状部与第二漏极的条状部之间具有第二通道长度(Channel length),第二通道长度的延伸方向沿第一方向。
在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栅极电性连接至第二漏极。
在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至少一移位暂存器更包含下拉单元,用以将上拉单元输出的栅极信号下拉至低电源电压。
在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下拉单元包含第三晶体管。第三晶体管包含第三栅极、第三通道层、第三源极与第三漏极。第三源极和第三漏极与第三栅极和第三通道层对应设置。第三源极与第三漏极分别具有至少一条状部,两相邻的第三源极的条状部与第三漏极的条状部之间具有一第三通道长度(Channel length)。第三通道长度的延伸方向沿第一方向。
在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拉单元的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漏极与第一栅极电性连接至下拉单元。
在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源极用以电性连接至时脉信号源。
在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源极与第一漏极之间具有第一通道宽度。通道长度的延伸方向沿着第一方向所占第一通道宽度的比例为50%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353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