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Naamine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治疗植物病毒和病菌病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11058.0 | 申请日: | 2016-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549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兹稳;汪清民;刘玉秀;郭朋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师范大学;南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33/88 | 分类号: | C07D233/88;C07D233/86;C07D233/96;A01N43/50;A01P3/00;A01P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4 | 代理人: | 王秀奎 |
地址: | 300387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naamine 衍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治疗 植物 病毒 病菌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Naamine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治疗植物病毒和病菌病中的应用,Naamine类衍生物具体为Ⅰ‑1~Ⅰ~16所示的化合物,本发明的Naamine类衍生物表现出很好的治疗植物病毒和病菌病活性,能很好地抑制烟草花叶病毒(TMV)和黄瓜枯萎,花生褐斑,苹果轮纹,小麦纹枯,玉米小斑,西瓜炭疽,水稻恶苗,番茄早疫,小麦赤霉,马铃薯晚疫,辣椒疫霉,油菜菌核,黄瓜灰霉,水稻纹枯14种植物病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Naamine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治疗植物病毒和病菌病中的应用,属于农业防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植物病毒素有“植物癌症”之称,目前已知约有1000多种,分布广泛,农业生产中病毒病是仅次于真菌病害的第二大类植物病害。一种植物病毒可侵染多种植物,而同种植物又可以被多种病毒侵染。当植物病毒侵染寄主后,植物代谢异常,出现植物的叶片黄化,褪绿,皱缩,卷曲;植株矮化,坏死;果实减少或畸形,从而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在病害流行期间,甚至对感病作物造成毁灭性的灾害。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因植物病毒病造成的直接损失达200亿美元以上,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如:蔬菜、花卉以及烟草,每年因植物病毒病造成的直接损失达10亿美元以上。我国主要的蔬菜病毒病有:黄瓜花叶病毒病、芜菁花叶病毒病、辣(甜)椒病毒病、甜瓜花叶病毒病、西瓜花叶病毒病、菜豆花叶病毒病。因受这些病毒的危害造成减产减收甚至绝收的现象普遍发生。水稻病毒病是一类系统性侵染病害,在我国发生的就有11种,近年经常遇到的主要是水稻矮缩病,水稻条纹叶枯病和水稻东格鲁病。中国稻区广阔,稻病广泛流行,病害严重时仅一个省就有数十万吨损失。玉米病毒病主要有玉米矮花叶病、玉米粗缩病和玉米条纹病,大多数玉米产区都是混合发病,病害发病率高,主要依靠昆虫传播,防控困难,是国内外玉米产区较难防治的病害之一。
烟草花叶病毒(简称:TMV)是发现最早,研究最为深入的植物病毒,而且作为模型系统研究已有110多年,评选为十大植物病毒之首。它是一种单链RNA病毒,可浸染38个科268种植物,能使受感染植物的叶片看来斑驳污损,因此得名。TMV在无菌条件下致病力可达数年,在干燥的病组织内可存活30年以上。该病毒有不同株系,我国主要有普通株系、番茄株系、黄斑株系和珠斑株系4个株系。植株感染病毒后,幼嫩叶片侧脉及支脉组织呈半透明状,叶脉两侧叶肉组织渐呈淡绿色,病毒在叶片组织内大量增殖,使部分叶肉细胞增大或增多,出现叶片薄厚不匀,颜色黄绿相间,呈花叶状,发病后期花叶斑驳程度加大,并出现大面积深褐色坏死斑,中下部老叶尤甚,发病重的叶片皱缩、畸形、扭曲。早期发病的植株节间缩短,严重矮化,生长缓慢,不能正常开花结实并易脱落。据统计,全世界每年仅烟草花叶病毒病一项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一亿多美元。一般年份发病率约为25%,严重的达50%以上。由于植物本身没有动物那样完善的免疫系统,而病毒个体十分微小,病毒病原诊断鉴定的难度较大,再加上植物病毒病具有间歇性的暴发流行和无明显的周期性特征,因此植物病毒病的防治比较困难,一直是植物病害及病毒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已发现的抗植物病毒药剂主要有:苯并噻二唑(BTH)、噻酰菌胺(TDL)、4-甲基-1,2,3-噻二唑-5-甲酸(TDLA)、DL-β-氨基丁酸(BABA)、病毒唑、宁南霉素、菲并吲哚里西啶生物碱安托芬、联三唑类化合物XY-13和XY-30、病毒A(有效成分为盐酸吗啉双胍和醋酸铜)、水杨酸、多羟基双萘醛、氨基寡糖素(几丁寡糖,学名为β-1,4-寡聚葡萄糖胺)。而现有的这些抗植物病毒剂中实用化品种并不多,而且防治效果差,一般低于60%,质量控制较为困难,长期使用都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因此,开发以天然植物活性物质为有效成分的高效、低毒的绿色抗植物病毒农药新品种意义非常重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未经天津师范大学;南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110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力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二冲程发动机和二冲程发动机的结构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