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局域网聚合的控制方法和相关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75793.0 | 申请日: | 2016-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78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柯小婉;王弘;许丽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W24/10 | 分类号: | H04W24/10;H04W76/15;H04W76/18;H04W28/24;H04W84/12;H04W3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邵亚丽 |
地址: | 10002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局域网 聚合 控制 方法 相关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局域网(WLAN)聚合的控制方法和相关设备,包括:第一无线接入网节点获得关于用户设备UE的WLAN信息;第一无线接入网节点根据获得的所述WLAN信息,对UE WLAN聚合进行控制。第二无线接入网节点决定在UE移动到第一无线接入网时是否保持WT和/或是否为UE建立WLAN聚合;第二无线接入网节点发送WT是否可以保持的信息,和/或是否为UE建立WLAN聚合的指示信息。WT收到第一无线接入网节点发送UE上下文参考信息;WT根据收到的UE上下文参考信息索引UE的上下文。利用本发明,可以在UE移动性的场景下提高WLAN聚合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无线局域网(WLAN)聚合的控制方法和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现代移动通信越来越趋向于为用户提供高速率传输的多媒体业务,如图1所示为系统架构演进(SAE)的系统架构图。其中:
用户设备(UE)101是支持网络协议的终端设备。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E-UTRAN)102是无线接入网络,其中包括为UE提供接入无线网络接口的基站(eNodeB/NodeB)。移动管理实体(MME)103负责管理UE的移动上下文、会话上下文和安全信息。服务网关(SGW)104主要提供用户平面的功能,MME 103和SGW 104可能处于同一物理实体。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GW)105负责计费、合法监听等功能,也可以与SGW 104处于同一物理实体。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PCRF)106提供服务质量(QoS)策略和计费准则。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支持节点(SGSN)108是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中为数据的传输提供路由的网络节点设备。归属用户服务器(HSS)109是UE的家乡归属子系统,负责保护包括用户设备的当前位置、服务节点的地址、用户安全信息、用户设备的分组数据上下文等用户信息。
为了提高UE的吞吐量,在现有网络架构中,提出一种WLAN聚合的方法。WLAN聚合即为UE建立EUTRAN承载跟WLAN承载的双连接,通过WLAN分流部分或全部发往UE的数据。UE的控制面仍然建立在UE和基站之间,WLAN仅仅分流用户面的数据。基站控制WLAN侧聚合的创建和删除。通过WLAN聚合的方法,一方面利用了WLAN的带宽为UE服务,另一方面也解决WLAN服务连续性不好的问题。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在基站控制下,UE在无线接入网节点的切换过程中,即UE移动性的场景中,WLAN聚合的性能不高。具体的,WLAN节点分流UE的数据的机制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信令开销大,数据连续性较差,在切换时也会影响到数据的传输速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WLAN聚合的控制方法和相关设备,以在UE移动性的场景下提高WLAN聚合的性能。
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无线局域网WLAN聚合的控制方法,包括:
第一无线接入网节点获得关于用户设备UE的WLAN信息;
第一无线接入网节点根据获得的所述WLAN信息,对UE WLAN聚合进行控制。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节点获得关于UE的WLAN信息,包括:
第一无线接入网节点从UE、无线局域网终结点WT、第二无线接入网节点或核心网节点中的至少一个设备获得关于UE的WLAN信息。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UE的WLAN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信息的一项或二项以上:
UE WLAN聚合的WT的信息,UE的标识,关于UE的WLAN聚合的配置信息,WLAN测量报告信息,UE WLAN聚合候选的WLAN节点的信息,UE的WLAN状态信息,服务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标识,UE当前关联的WLAN节点的信息,WLAN测量配置信息,UE的WLAN能力,WT新建UE上下文指示信息,需要更新WLAN聚合安全信息的指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757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