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膜回收利用剩余污泥中氨氮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52078.5 | 申请日: | 2016-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677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赵宇培;田原;黄爱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02F1/44;C02F1/66;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李建芳 |
地址: | 21004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回收 剩余 污泥 中氨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膜回收利用剩余污泥中氨氮的方法,包括顺序相接的以下步骤:①向剩余污泥中加入溶剂,并对其进行预处理,使剩余污泥中的氨氮和COD释放到溶剂中;②将步骤①所得物料中的上层清液转移出来,并用膜对上层清液进行脱氨氮处理,至上层清液中的氨氮不大于20mg/L;③将步骤②所得脱氨氮后的上层清液循环用作步骤①中的溶剂,并对脱氨氮后的剩余污泥进行后期处理。本发明利用膜回收利用剩余污泥中氨氮的方法具有普适性,能够显著降低剩余污泥的氨氮值,并由此降低了部分COD值,同时实现资源的回收和环境的保护;本发明消耗少,成本低,经济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膜回收利用剩余污泥中氨氮的方法,属于剩余污泥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数量的剧增,污水处理厂数量也日益增多,在污水处理过程当中,会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含水率按97%计),约占处理水量的0.3%~0.5%。剩余污泥作为污水处理的副产物,常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如果不经过妥善处理就将造成二次污染,剩余污泥的处理运行费用约占污水处理厂总运营费用的20%-50%,甚至70%。
随着国内外对资源的需求量的不断增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开发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资源将成为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膜回收利用剩余污泥中氨氮的方法,使剩余污泥中的有效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时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了剩余污泥的COD(化学需氧量),为剩余污泥的后期处理提供了便利。
一种利用膜回收利用剩余污泥中氨氮的方法,包括顺序相接的以下步骤:
①向剩余污泥中加入溶剂,并对其进行预处理,使剩余污泥中的氨氮和COD释放到溶剂中,污泥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0.1)-(1:50);
②将步骤①所得物料中的上层清液分离和转移,并用膜设备对上层清液进行脱氨氮处理,至上层清液中的氨氮不大于20mg/L;
③将步骤②所得脱氨氮后的上层清液循环用作步骤①中的溶剂,并对脱氨氮后的剩余污泥进行后期处理。
上述利用膜技术降低和回收了利用剩余污泥中的氨氮,并部分降低其COD(化学需氧量)。
步骤③中对溶剂进行了回收循环利用,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污泥处理的主要目的是稳定化、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本申请先将剩余污泥资源化后,再利用土地卫生填埋、焚烧、土地利用等方法进行后期处理,来实现污泥的稳定化、无害化和减量化。
本申请步骤②中使用的是气态膜法(也称支撑气膜法、透膜解吸-吸收法),利用微孔膜将气、液两相分隔开来,其膜孔是气、液两相传质的场所,利用水性的微孔膜和化学吸收液反应,回收废水中的氨氮,具有低成本、效率高、过程简单、无二次污染、分离系数大、无相变、高效、节能等优点,操作无需特许条件,可在常温下进行,也可直接放大。
为节约成本,本申请溶剂通常为水,包括自来水、河水、湖水、井水等水源均可。也可以根据污泥体系的性质,为加快剩余污泥中氨氮的释放速度,向溶剂中适当添加其它成分,如酸性的硫酸、盐酸、硝酸等,碱性的氢氧化钠,碳酸钠等,中性的乙醇、丙酮等。
步骤①中的预处理为机械搅拌、热解、臭氧氧化、二氧化氯氧化、超声、酸碱解、密闭加压微波辐射、二氧化氯/超声联合或微波辐射/过氧化氢中的至少一种。
为了进一步提高氨氮的回收利用率,步骤②所用膜为聚丙烯(PP)膜、聚偏氟乙烯(PVDF)膜、聚四氟乙烯(PTFE)膜或聚四氟乙烯改性膜。
为了更进一步提高氨氮的回收利用率,步骤②中用膜设备对上层清液进行脱氨氮处理时将步骤①所得物料中的上层清液与吸收液分隔于膜两侧,调节上层清液的pH值至5-16,上层清液中的氨氮在膜两侧浓度差的推动下,转移至吸收液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520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检验科用独立净水设备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污泥干化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