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返吐洗井阀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43204.0 | 申请日: | 2016-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693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崔玉海;马珍福;郭慧;张卫卫;孙金峰;马艳洁;王宏万;李永康;刘晋伟;咸国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21/10 | 分类号: | E21B21/10;E21B43/20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4 | 代理人: | 董庆田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返吐洗井阀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返吐洗井阀,包括外筒以及外筒内部中心管,所述外筒和中心管之间形成活塞腔,活塞腔中设置活塞,所述外筒包括自上而下连接的外管和卡套,所述活塞下端侧壁开设径向卡槽,卡槽中设置卡簧,所述卡套开设连通活塞腔的径向孔,该径向孔低于活塞底端面。所述中心管上端连接阀球座,阀球座上坐落阀球。本发明具有初始开启压力较高、开启后的正常反洗井压力较低的优势。反洗井完毕,转入正常注水后,该洗井阀在注水压力的作用下能够实现关闭并回到原始的高压开启状态,能够防止后期停注时地层砂、聚合物返吐进入管柱,并为下次反洗井做好准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注水开发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防返吐洗井阀。
背景技术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分层注水是解决层间矛盾、保持地层能量、维持油田长期稳产高产的重要手段。现有分注井管柱底部均接有洗井阀(或称为反洗阀),其目的是实现反洗井。
现有洗井阀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无压力开启式洗井阀,此类洗井阀内部没有开启弹簧,正常注水时,注水压力使得阀球座在阀座上,实现管柱的密闭。反洗井时,洗井液从洗井阀下部筛管进入,液体压力顶开阀球,使得油套环空与油管内部连同,实现反洗井;二是定压开启式洗井阀,此类洗井阀内部设有开启弹簧,正常注水时,洗井阀处于关闭状态,实现管柱整体的密闭,反洗井时,洗井液从洗井阀下部筛管进入,液体压力依次作用于阀球、弹簧上,当液体压力大于弹簧的下顶力后,阀球往上移动,洗井通道打开,实现反洗井。此两类洗井阀在油田开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对于聚合物驱转后续水驱油藏和出砂油藏,却显现出其局限性,在注水井作业、洗井和停注的过程中,地层砂、近井地带聚合物容易通过无压力开启式洗井阀返吐进入管柱内部,造成堵塞井下管柱和注水工具、测试仪器遇阻、遇卡,难以进行井下测试,导致注水井层段合格率低。当采用定压开启式洗井阀时,设计开启力大的弹簧,虽然能防止聚合物返吐进入管柱,但在后期洗井作业时,洗井压力一直很高,给地面施工带来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返吐洗井阀,具有较高的初始开启压力,能够防止地层砂、聚合物通过洗井阀返吐进入管柱,反洗井时在地面泵车的配合下实现开启,一旦开启后,此洗井阀的洗井压力较低。反洗井完毕,转入正常注水后,该洗井阀在注水压力的作用下能够实现关闭并回到原始状态,防止后期停注时地层砂、聚合物返吐,并为下次反洗井做好准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返吐洗井阀,包括外筒以及外筒内部中心管,所述外筒和中心管之间形成活塞腔,活塞腔中设置活塞,所述外筒包括自上而下连接的外管和卡套,所述活塞下端侧壁开设径向卡槽,卡槽中设置卡簧,所述卡套开设连通活塞腔的径向孔,该径向孔低于活塞底端面。
所述中心管上端连接阀球座,阀球座上坐落阀球。
所述中心管上端还连接压帽,所述压帽下端面压住阀球座,压帽内壁为锥形面。
所述活塞上端内壁连接上挡环,上挡环内壁套有下挡环,下挡环能在上挡环内壁上下滑动,下挡环下端放置在阀球上,所述上挡环上端外壁开设上挡台,下挡环下端外壁开设下挡台,上挡台和下挡台之间设置弹簧。
所述外管上端连接上接头,所述卡套下端连接在下接头外壁,中心管下端连接在下接头内壁。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卡簧机构与活塞机构的设计,以及与之配套的卡套与卡槽,实现了洗井阀反洗井时初始开启压力较高的目的,这种高的开启压力能够在注水井停注或作业时,阻止地层聚合物与地层砂返吐进入管柱,防止管柱或注水仪器的堵塞;
同时采用挡环与弹簧配合的机构,实现洗井阀开启后正常反洗井的低压控制,保持反洗井过程中一直处于低压状态,解决了因高压造成的地面管线安全问题;
采用阀球与阀座配合的机构以及活塞机构,实现正常注水时洗井阀的密封。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432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授权频谱信道占用的方法及设备
- 下一篇:井下捞砂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