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镀锌层损坏的起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09585.0 | 申请日: | 2016-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650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武玉亮;王钦;郭峰;段晓明;王昆仑;邵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3/00 | 分类号: | B66C1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5 | 代理人: | 刘莎莎 |
地址: | 25002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镀锌 损坏 起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起吊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防止镀锌层损坏的起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今线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起吊塔材时一般采用钢丝绳,但是由于在起吊的过程中,钢丝绳会与塔材支架产生相对摩擦,因此很容易磨损塔材吊点的镀锌层。镀锌层的损坏在苛刻的环境下容易发生了局部腐蚀而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损,不仅大大降低了钢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而且会加快镀锌层的腐蚀进度,特别是在工业污染区和沿海地区镀锌层的耐用年限更短。
针对这一问题,有的施工人员利用尼龙吊带起吊塔材,这样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塔材镀锌层遭到破坏,但是由于尼龙吊带的强度不够,又会带来另一方面更为严重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镀锌层损坏的起吊装置,该装置不仅能够防止在起吊的过程中镀锌层遭到破坏,还具有足够的强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止镀锌层损坏的起吊装置,包括两个锁紧单元,且两个所述的锁紧单元之间通过钢丝绳相连;
所述的锁紧单元包括内圈和外圈,且所述的外圈上设置有悬耳;
所述的内圈和外圈之间设置有保持架,所述的保持架上设置有两排用于容纳滚动体的兜孔,且每一排所述的兜孔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所述的兜孔内设置有滚动体;
所述的内圈的内表面的沿轴向的中部设置有锥形孔,所述锥形孔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孔,所述锥形孔的后端设置有第二孔;
所述的锥形孔的内表面设置有若干条沿轴向的T型滑槽,且若干个所述的T型滑槽沿圆周方向均布;
所述第一孔的直径M大于所述锥形孔的直径较小的一端的相对的T型滑槽之间的最大距离N,所述第二孔的直径Q小于所述锥形孔的直径较大的一端的直径P。
所述的T型滑槽内设置有锁紧块,所述的锁紧块的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的T型滑槽相配合的T型滑块;
所述的第一孔内设置有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的后端抵靠在所述锁紧块的前端面上;
所述的第二孔内设置有第二端盖,且所述的第二端盖与所述的第二孔通过螺纹相连接;
所述的第二端盖为截面呈T型的回转体结构,且所述的第二端盖内设置有沿轴线方向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端盖的前端抵靠在所述锁紧块的后端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端盖为截面呈T型的回转体结构,且所述的第一端盖内设置有沿轴线方向的第一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盖的第一通孔的直径K小于所述锥形孔的直径较小的一端的相对的T型滑槽之间的最大距离N。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端盖与所述的第一孔通过螺纹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块的外表面为与所述的锥形孔锥度相同的圆弧面,所述锁紧块的内表面为与所述内圈的外表面同轴的圆弧面。
进一步地,所述的锁紧块采用橡胶材质制作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端盖上设置有锁紧螺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安装锁紧块的内圈和用于起吊的外圈之间设置滚动体,在起吊的过程中内圈与塔材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相对转动发生在内圈和外圈之间,有效的避免了内圈与塔材之间发生相对转动,避免了镀锌层被破坏。
2、锁紧块采用橡胶材质制作而成,进一步保证了镀锌侧的完整性。
3、本发明提供的起吊装置,通过螺纹压紧锁紧块,不仅锁紧过程更加方便,而且锁紧也更加可靠。
4、两个锁紧单元之间通过钢丝绳连接,保证了整个起吊装置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锁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锁紧单元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的A-A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锁紧单元的爆炸视图;
图5为图4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锁紧单元夹紧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内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锁紧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圈,11-第一孔,12-第二孔,13-锥形孔,14-T型滑槽,2-外圈,21-悬耳,3-保持架,4-滚动体,5-第一端盖,6-第二端盖,7-锁紧块,71-T型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的一种防止镀锌层损坏的起吊装置包括两个锁紧单元,且两个所述的锁紧单元之间通过钢丝绳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095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