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灭活动物血清或血浆中病毒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01175.1 | 申请日: | 2016-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896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孙九如;史小月;王小良;范铁炯;范志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赛伦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18 | 分类号: | A61L2/18;C07K16/06;A61L101/34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31325 | 代理人: | 王函 |
地址: | 20170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动 血清 血浆 病毒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灭活动物血清或血浆中病毒的方法,在动物血清或血浆采集后添加苯酚作为病毒灭活剂。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该方法在制备马抗毒素、抗血清、免疫球蛋白中的应用。本发明方法有突出的灭活病毒效果,可以同时灭活脂包膜病毒和非包膜病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病毒灭活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动物血清或血浆为原料,制备抗体F(ab')2时或其它蛋白制品时对血液来源病毒进行病毒灭活的方法。
背景技术
许多能引起人类致死性感染的病毒是来源于动物,如艾滋病病毒来自黑猩猩和白眉猴;马尔堡病毒和埃博拉病毒来自猴子;汉他病毒、拉沙病毒来自啮齿类动物;尼帕病毒通过猪传染到人;澳大利亚蝙蝠狂犬病病毒来自果蝠;马麻疹(亨德拉)病毒传染至人引起流行病;SV40病毒宿主是恒河猴,早期生产的脊髓灰质炎疫苗受到此病毒的污染,通过疫苗接种接种传播至人,现有证据表明SV40病毒与人的某些肿瘤相关。因此需要重点关注生物制品的病毒污染风险。
鉴于动物病原体可以传染人这一情况,对于用动物来源的材料制备生物制品时,需筛选无病毒感染的动物或使用特定的无病原体的动物群。小鼠为材料制备单克隆抗体,可以用这个要求,因为对供生物制品用的小鼠的病原体研究得很彻底,已经具有非常灵敏的手段检测。但是对于大型动物如马、羊、猪、牛,这种要求非常难以达到,因为到目前为止,对这些动物的病毒学还没有非常详尽研究,无法保证筛选到的动物不存在能传染的病原体。现在市场上供应的抗血清、抗毒素之类的产品专治生物毒素的中毒,如破伤风免疫球蛋白防治破伤风感染、蛇毒抗血清用于抢救蛇伤重危病人,其所采用的原料主要是动物血清,尤其是马血清,这些材料中非常有可能存在病毒等病原体污染。为了防止动物病毒传播到人体,这些制品在制备过程中必须有病毒灭活的工艺,确保病毒能被去除或灭活。
WHO规定,所有的血浆来源的蛋白溶液必须病毒灭活。(WHO Technical Report,Series No.924,2004:Guidelines on viral inactivation and removal proceduresintended to assure the viral safety of human blood plasma products.Viralinactivation methods should be applied to all blood plasma-derived proteinsolutions.)。为了符合WHO的要求,亟需研发一种动物血液制品病毒灭活工艺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灭活动物血清或血浆中病毒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同时灭活脂包膜病毒和非包膜病毒。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在于提供该方法在制备马抗毒素、抗血清、免疫球蛋白中的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在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灭活动物血清或血浆中病毒的方法,在动物血清或血浆采集后添加苯酚作为病毒灭活剂。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添加苯酚的最终浓度为0.1%-1.0%(v/v),较优的,浓度范围在0.2%-0.8%;更优的浓度范围在0.4-0.6%范围内;添加苯酚后的动物血清或血浆于2-8℃避光储存一段时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添加苯酚的最终浓度为0.2%-0.8%(v/v);所述储存一段时间为30天以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添加苯酚的动物血清或血浆储存一段时间后依次进行稀释、调节pH至酸性、添加胃蛋白酶、加热进行第二次病毒灭活。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稀释采用水稀释2-4倍;所述加热温度范围为28-35℃;所述调节pH至2.8-3.6。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添加胃蛋白酶的同时添加甲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赛伦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赛伦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011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用筷子消毒装置
- 下一篇:用于试剂容器的多孔口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