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磁作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71805.5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813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勋;昌耀鹏;涂奉臣;马秋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6/00 | 分类号: | F16F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华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1 | 代理人: | 朱绘;张文娟 |
地址: | 412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作动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磁作动器,其包括:非导磁材料的外套筒(7),支撑架(1),其设在外套筒内,支撑架的外侧与所述外套筒(7)的内壁共同限定了封闭的内腔;线圈(6),其设在内腔中;振子组件,其设在外套筒内的支撑架(1)的内侧,并包括上下环形永磁体(2)、用以支撑环形永磁体(2)的永磁体骨架(5)和与永磁体骨架固定连接的第一和第二连接杆(3,4),其中,永磁体以磁极分布方向一致的方式对称分布在永磁体骨架上,永磁体充磁后产生的磁场方向与线圈通电后产生的磁场方向形成有一定的夹角;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弹簧片(8),其分别置于支撑架(1)的顶部和底部,并在中部穿过第一和第二连接杆(3,4)与振子组件固定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器元件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磁作动器。
背景技术
由于被动减振系统可靠性高,且考虑到激励力的特性等因素,一般主要采用被动控制系统对振源进行减振。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环境和设备的振动要求越来越高,被动减振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通过主动元件进行振动主动控制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动器是进行振动主动控制的重要装置,其作用是按照确定的控制律对控制对象施加控制力来改变系统的振动响应。由于电源比气源和液压源简单易行,且电磁作动器具有可控性好,适应频带宽,反应灵敏,驱动电流小,控制力大,体积和重量小,易于对复杂的周期振动和随机振动实施控制等优点,所以电磁作动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对于已有的电磁作动器,其电磁力出力小、位移大、工作电流较大,从而使得作动器长时间工作时发热严重,需要附加散热装置。否则,发热会限制作动器所能产生的作动力。其次,由于结构设计存在不足,作动器的漏磁较大,影响作动器的电磁兼容性,从而使得工程应用受到了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高效的电磁作动器。该电磁作动器包括:
非导磁材料的外套筒,
支撑架,其设在所述外套筒内,所述支撑架的外侧与所述外套筒的内壁共同限定了封闭的内腔;
线圈,其设在所述内腔中;
振子组件,其设在所述外套筒内的支撑架的内侧,并包括上下环形永磁体、用以支撑所述环形永磁体的永磁体骨架和与所述永磁体骨架固定连接的第一和第二连接杆,其中,所述永磁体以磁极分布方向一致的方式对称分布在所述永磁体骨架上,所述永磁体充磁后产生的磁场方向与所述线圈通电后产生的磁场方向形成有一定的夹角;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弹簧片,其分别置于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和底部,并在中部穿过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杆与所述振子组件固定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电磁作动器,优选的是,线圈通电后产生的磁场方向与所述环形永磁体产生的磁场方向之间的夹角大约为90度。
根据本发明的电磁作动器,优选的是,所述永磁体骨架上的各个永磁体为径向充磁。
根据本发明的电磁作动器,优选的是,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永磁体之间设置有一定的气隙,所述气隙的宽度小于2mm。
根据本发明的电磁作动器,优选的是,所述支撑架的横截面为大致的凹状,使得压装后的外套筒与所述支撑架在中部形成有所述内腔。
根据本发明的电磁作动器,优选的是,所述连接杆通过螺母将所述弹簧片连接在所述连接杆上。
根据本发明的电磁作动器,优选的是,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和底部设有相互对称的环形内台阶,所述弹簧片通过压装方式卡于所述环形内台阶中。
根据本发明的电磁作动器,优选的是,所述永磁体骨架上设有多个散热孔。
根据本发明的电磁作动器,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杆之间用螺纹进行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718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