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瘢痕的三七总皂苷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706645.6 申请日: 2016-08-23
公开(公告)号: CN106176864B 公开(公告)日: 2017-06-16
发明(设计)人: 李续博;鲁光宝;戴毓丽;黄敬文;凌爽;贾闯 申请(专利权)人: 李续博
主分类号: A61K36/282 分类号: A61K36/282;A61K9/06;A61P17/02;A61P17/00;A61P37/08;G01N30/02
代理公司: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30 代理人: 赵永强
地址: 154007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光华***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瘢痕 三七 皂苷 药物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七总皂苷与山道年蒿的活性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瘢痕疙瘩是一种过多胶原沉积导致的纤维增生性疾病,它常在易感人群中发生,为一种超过损伤边界的皮肤或角膜瘢痕。至今为止,瘢痕疙瘩的治疗仍很复杂和困难。目前有学者认为,多种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是最有效和最安全的治疗策略。

1 多种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

1.1 手术联合皮质类固醇激素

手术切除可能会造成瘢痕疙瘩复发,通常有40%~100%的复发率。其原因是手术会刺激胶原蛋白合成,易形成更大的瘢痕。外科切除瘢痕疙瘩后需要直接关闭切口或通过一些重建技术关闭切口,皮内或皮下缝合关闭切口应为首选,缝线要尽可能早的被拆除,以避免缝线的痕迹发展为新的瘢痕。单丝缝合线可将局部的炎症反应减到最少。如果瘢痕疙瘩切除后切口不能够直接缝合,则可选择皮瓣,自体移植物或人工合成的移植物。

皮质类固醇激素是治疗瘢痕疙瘩最有效的药物之一,氟羟氢化泼尼松治疗瘢痕疙瘩的有效率超过80%。常用丙酮化氟羟氢化泼尼(TA,10mg/ml),每2~6周注射一次(10mg/cm2),直到取得治疗效果或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氟羟氢化泼尼松可抑制正常组织和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抑制胶原蛋白合成,增加胶原酶的产生,并减少胶原酶抑制剂的水平。手术切除瘢痕疙瘩后立即注射TA,2周后可发现表皮I型胶原基因的表达出现下调。通过与成纤维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的作用,类固醇激素可改变胶原的合成,并可使具有瘢痕疙瘩组织特征的胶原质小结节退化。

手术切除瘢痕疙瘩联合创面周围类固醇激素注射(10mg/cm2),必要时重复注射以加强疗效,是治疗瘢痕疙瘩最成功的方法。Rosen通过对92例手术切除联合皮质类固醇激素注射以治疗耳部瘢痕疙瘩的病例随访发现,其成功率率超过80%。Donker将头颈部瘢痕疙瘩部分切除后,直接拉拢缝合,术后10~14天拆除缝线,并将40mg氟羟氢化泼尼松注射至残留的瘢痕疙瘩内部,以后重复注射2次或2次以上,注射间隔为1个月,随访2年未发现瘢痕疙瘩复发的病例。该种联合治疗方法的不良反应与单独应用类固醇相同。包括皮下组织的萎缩,毛细血管扩张和皮肤色素改变,经过氟羟氢化泼尼松治疗的患者大约50%会出现上述症状,但通常不需治疗症状可自行消失。使用氟羟氢化泼尼松通常不会产生明显的全身症状,但儿童期使用TA可出现库兴综合征。

1.2 二氧化碳激光联合皮质类固醇激素

激光虽然被倡导应用于瘢痕疙瘩的治疗,但是并没有明确的证据显示它较其他治疗方法有明显的优越性。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可以减少失血,减轻手术后的疼痛及瘢痕疙瘩的产生。然而,单独使用二氧化碳激光切除瘢痕疙瘩并不能产生理想的效果,会有超过50%的复发率。二氧化碳激光切除瘢痕疙瘩,术后联合类固醇激素治疗,其治疗的成功率与手术切除瘢痕疙瘩联合皮质类固醇激素注射基本一致。二氧化碳激光的使用可减少瘢痕疙瘩切除后的疼痛。但二氧化碳激光的治疗费用较昂贵,影响了它的广泛应用。

1.3 手术联合放射治疗

放射线治疗能有效地减少瘢痕疙瘩的复发率。但它在使用理论上被可能出现的致癌危险所限制。手术切除联合放射治疗瘢痕疙瘩的有效率达65%~99%,比单纯手术切除效果为佳。放射线治疗通常在瘢痕疙瘩切除之后立刻使用,可以分次放疗,总量应达到10~15Gy。放射治疗可直接损害成纤维细胞,并对胶原的组织交联造成影响。放射治疗可增加瘢痕疙瘩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的凋亡,并重新调节细胞数量平衡。手术切除瘢痕疙瘩联合术后早期放射疗法可用于深部无重要脏器的部位,尤其适合于四肢瘢痕疙瘩的治疗。Kal等认为放射治疗应在手术切除后2天内进行,这种联合治疗的治愈率为65%~99%。vandeKarAL等认为若其他治疗方法无效,则这种联合应用是治疗瘢痕疙瘩的最佳方法。

手术治疗联合放射治疗后,皮肤颜色变化和溃疡偶有发生,但通常不需要处理即可痊愈。术后早期放疗导致伤口裂开并不常见。放射治疗禁用于儿童和孕妇,并禁用于瘢痕疙瘩下有内脏器官的位置。尽管在理论上存在致癌的危险,并确实存在这方面的病例报道,但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实验表明,瘢痕疙瘩放疗与肿瘤无明显关联。当内脏器官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后,放射疗法可被更加广泛地应用于瘢痕疙瘩的治疗。

1.4 手术联合压力治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续博,未经李续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066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