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冷热泵机组的自适应除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85200.4 | 申请日: | 2016-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226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林敏鑫;林彬;兰洪智;刘燕林;陈家伟;林楚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深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41 | 分类号: | F24F11/41;F24F11/64;F24F11/61;F25B49/00;F25B4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高占元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霜 翅片 风冷热泵机组 温差 除霜条件 自适应 预设 机组启动 有效控制 能效 无霜 预判 返回 退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冷热泵机组的自适应除霜方法,在机组启动除霜之前,包括如下步骤:S1、判断第一翅片温度和第二翅片温度的差值是否大于积霜温差,若所述差值大于所述积霜温差,执行步骤S2;其中:满足积霜条件时刻的翅片温度为所述第一翅片温度,满足除霜条件时刻的翅片温度为所述第二翅片温度;S2、判断积霜时间是否满足预设的时间间隔,若满足则进行除霜,否则返回步骤S1。实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根据不同的退出除霜条件确定下次除霜的积霜温差及预设的时间间隔,能够准确的预判风冷热泵机组的积霜状态,并有效控制风冷热泵机组执行除霜动作,达到有效除霜、无霜不除、精准除霜,提高能效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风冷热泵机组的自适应除霜方法。
背景技术
风冷热泵机组在冬季运行时,由于环境温度低,翅片换热器上会出现结霜现象。由于霜层的存在使得换热器与环境空气之间的传热热阻增大,降低换热器吸收热量的能力,因此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除霜,热泵机组冬季运行效率将会大大降低。现有的风冷热泵机组通常采用逆向除霜方式,而此种除霜方式在除霜的过程中都必须消耗能量,且目前常用的一些除霜方法都是采用室外温度和翅片温度为判断依据,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如发生多余的除霜动作,或需要除霜时而不发出信号等弊病存在。
因此现有除霜方法都存在如下缺点:1)可能会有多余的除霜动作,导致制热不足。2)可能会出现无法彻底除霜,导致制热效率低。因此如何快速、有效、经济的进行除霜对提升风冷热泵机组冬季制热能力和能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风冷热泵机组的自适应除霜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风冷热泵机组的自适应除霜方法,在机组启动除霜之前,包括如下步骤:
S1、判断第一翅片温度和第二翅片温度的差值是否大于积霜温差,若所述差值大于所述积霜温差,执行步骤S2;其中:满足积霜条件时刻的翅片温度为所述第一翅片温度,满足除霜条件时刻的翅片温度为所述第二翅片温度;
S2、判断积霜时间是否满足预设的时间间隔,若满足则进行除霜,否则返回步骤S1。
在上述风冷热泵机组的自适应除霜方法中,在机组启动除霜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判断检测到的翅片温度是否大于预设的除霜退出温度,若大于则退出除霜,同时将上次作为进入除箱条件的所述积霜温差增加第一固定值、所这预设的时间间隔增加第二固定值作为下次进入除箱条件的依据。
在上述风冷热泵机组的自适应除霜方法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若退出除霜条件为翅片温度大于预设的除霜退出温度,则下次进入除霜的判断条件为:
判断第一翅片温度和第二翅片温度的差值是否大于积霜温差ST,若所述差值大于预设的积霜温差,则进入除霜。
在上述风冷热泵机组的自适应除霜方法中,在机组启动除霜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判断除霜时间是否大于最大除霜时间间隔,若大于则退出除霜,同时将上次作为进入除箱条件的所述积霜温差减少第一固定值、所述预设的时间间隔减少第二固定值作为下次进入除霜条件的依据。
在上述风冷热泵机组的自适应除霜方法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若退出除霜条件为除霜时间大于最大除霜时间间隔,则下次进入除霜的判断条件为:
判断积霜是否大于最大除霜时间间隔,若大于则进入除霜。
在上述风冷热泵机组的自适应除霜方法中,在机组进入积霜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采集机组的露点温度,在检测到的翅片温度低于所述露点温度时,所述机组进入积霜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深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深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852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