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气虚体质慢性疲劳综合征调理的中药方剂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67492.7 | 申请日: | 2016-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41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停;秦月好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停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8 | 分类号: | A61K36/8998;A61P39/00;A23L33/1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气虚 体质 慢性 疲劳 综合征 调理 中药 方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为一种用于气虚体质慢性疲劳综合征调理的中药方剂。
背景技术
慢性疲劳综合症(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是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在1988年正式命名的身体出现慢性疲劳征状的病症。其表现为以慢性疲劳持续或反复发,同时伴有肌无力、认知障碍、容易紧张、消化功能紊乱、抑郁、免疫应答能力下降、心脏和呼吸问题等非特异性症状并无其他慢性器质性疾病及精神疾病的一组症状群。关于CF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现在研究认为和病毒感染、神经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遗传、营养代谢异常、生活不良习惯等有关。但西医学目前对CFS没有特效药物,临床多立足于改善临床症状。在症状的控制方面具有一定作用,但总观其临床疗效,虽然短期起效快,但依然是局限、片面的,存在顾此失彼、治疗能力有限的问题。
中医没有中医学虽然没有慢性疲劳综合症这一病名,但是古代文献却有大量关于疲劳的描写与论述,如“四肢困倦”、“周身乏力”、“身疲乏力”、“四肢不举”、“懈惰”、“懈怠”、“四肢不用”等,这些症状交叉涵盖在虚劳、眩晕、不寐、百合病、脏躁、郁证等病中。诸多医家认为慢性疲劳综合症的病机多为肝、脾、肾三脏不足,导致气血不足。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肌肉及四肢。脾气虚则使脾之运化升清功能受到影响,无法生成和运化输布水谷精微物质到达营养全身,终可造成疲乏、肌肉酸痛、四肢无力等症状。肾为先天之本,肾中精气具有很强的活力,随着肾中精气的由盛衰变化,人体生命活动呈现出生长壮老的规律性变化。气虚,气对机体温煦营养不力,则易见神疲乏力,四肢困倦等症。因此益气健脾补肾法是慢性疲劳综合症的主要治则。中医补气,多以参(人参,党参,西洋参,高丽参,太子参)芪(黄芪红芪)等益气之品;健脾多以有健脾益气的白术为主,或辅以渗湿健脾之茯苓。
中医认为:孤阴不长,孤阳不生;久病必虚;虚不受补。当脾阴虚时,一味用人参、黄芪或/和白术等都有益气之品,或有可能导致耗气伤津,反而加重脾阴虚的症状,不利于患者的康复。久病必虚,始用补益之品,当思虚不受补之虞。单纯补气,对于气虚体质的慢性疲劳综合症疗效并不佳。
本发明结合了中医体质学理论。体质是人体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功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但同时体质也是可调的。中医体质学说时里的体病相关理论 就讲到可通过对体质的调理和干预来达到治疗相关疾病的目的。从中医体质学来看,慢性疲劳综合症患者并不一定都是气虚体质,属气虚体质的人也并非都患慢性疲劳综合症。但气虚体质人是代谢综合征的高发人群,其患慢性疲劳综合症的机率要远高于常人,因此,可通过调理气虚体质,来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本项发明的方剂属于治疗气虚体质慢性疲劳综合症核心处方,主要发明人为人社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5大部委联合认定的全国老中医药专家,从医50余年。多年来以此方为基础加减变化在临床上治愈慢性疲劳综合症病人愈百例。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主张的药材含量范围为专门针对于成药及食品开发而设计的处方量,其处方药材使用量构成变化情况从未公开外泄,本发明方剂的组方及用药剂量都非常精炼合理,使用安全,特别适合开发成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的中成药及食品。
发明内容
本项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气虚体质慢性疲劳综合征调理的中药方剂,是发明人经多年临床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调理经验的总结,针对气虚体质慢性疲劳综合征调理,从调节气虚体质入手,并专程针对于气虚体质人群的口感进行组方筛选设计以增强患者服用的依从性。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气虚体质慢性疲劳综合征调理的中药方剂疗效确切,组方精炼安全,适合长期服用,无虚不受补、耗气伤津之虞,特别适合中药新药及食品产业开发。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气虚体质慢性疲劳综合征调理的中药方剂,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
山药10~30份,黄精5~15份,炒薏苡仁10~30份,茯苓5~20份,炒扁豆5~15份,桔梗5~15份,生麦芽10~30份,佛手5~15份,大枣5~15份,炙甘草3~10份。
作为优选项:
所述中药原料重量份构成如下:山药15~25份,黄精6~12份,炒薏苡仁15~25份,茯苓12~18份,炒扁豆6~12份,桔梗6~12份,生麦芽15~25份,佛手6~12份,大枣6~12份,炙甘草6~10份。
再优选所所述中药原料重量份构成为:山药20份,黄精12份,炒薏苡仁20份,茯苓15份,炒扁豆10份,桔梗10份,生麦芽20份,佛手10份,大枣9份,炙甘草6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停,未经王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674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产后抑郁的中药方剂
- 下一篇:一种治鸡眼的外用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