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行式隧道施工救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67010.8 | 申请日: | 2016-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093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苗德海;王春梅;韩向阳;王伟;邵鹏程;李鸣冲;莫阳春;踪敬良;桑中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E21F17/18;E21F1/00;E06B3/36;E06B3/70;E05C9/06;B01D46/00;B01D53/02;B62D55/08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42201 | 代理人: | 张彩锦 |
地址: | 43006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行 隧道 施工 救生 系统 | ||
1.一种自行式隧道施工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救生系统包括放置于隧道掌子面后方的舱体(1),所述舱体(1)整体呈顶部为圆弧形的箱体结构,其外部布置有外壳体钢板,其内部交叉布置加强筋;
所述舱体的底部设置有履带移动单元(12),该履带移动单元(12)包括由两个纵向支架和多个横梁共同固接而成的主体框架,并且这两个纵向支架包括均沿着救生舱的长轴方向而布置的第一纵向支架和第二纵向支架,其中对于第一纵向支架而言,其前端设置有第一驱动轮及配套的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一减速器,它的后端设置有第一托链轮,第一履带套设在所述第一驱动轮与第一托链轮之间,由此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作用下独立实现循环运动;对于第二纵向支架而言,其后端设置有第二驱动轮及配套的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二减速器,它的前端设置有第二托链轮,第二履带同样套设在所述第二驱动轮与第二托链轮之间,由此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作用下独立实现循环运动;所述横梁则彼此平行地横跨设置在所述两个纵向支架之间,并可拆卸地连接于救生舱舱体下侧;
所述舱体(1)的前、后端面分别设置有前舱门和后舱门,左、右两侧面分别设置有逃生门;所述前舱门、后舱门、逃生门均设计为外开式结构,并且后舱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救生舱的内部,同时该后舱门上还设置有用于对其执行位置定位的定位传感器;
所述舱体(1)的内部被划分为人员区域和设备区域,其中人员区域设置在舱体内部的前侧和中段,并配备有供避险人员使用的座椅和排泄物处理单元;设备区域中设置在舱体内部的后侧,并集成设有供风单元(4)、供氧单元(5)、空气净化单元(6)以及供电单元,其中供风单元、供氧单元和空气净化单元协同工作,用于为救生舱内部提供供风压力为0.1MPa~0.3MPa,人均供风量不低于0.3m3/min的空气,以及压力为0.1MPa~0.2Mpa、人均供氧量不低于0.5L/min的氧气,并使得救生舱内的空气无粉尘和有毒成分且CO2浓度小于1.0%;此外,所述供电单元由外部交流电源和内部直流电源共同组成,并可切换地用于救生舱内所有用电设备的供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式隧道施工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第一、第二履带而言,其基本组成链片的一侧呈不平整的凸凹结构,由此在增大接触面积的同时还与隧道路面的坑洼和起伏路况相适应;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及第一减速器、第二驱动电机及第二减速器均采用横卧式布置,并容纳处于所述舱体的底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行式隧道施工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优选采用如下方式布置:在所述舱体内部的前后端面以水平和垂直的方式布置多根角钢作为加强筋,在所述舱体内部的左右侧面水平均匀布置多根扁钢作为加强筋,在所述舱体内部的底面沿舱体长度方向均匀布置多根扁钢作为加强筋,在所述舱体内部的顶面沿舱体长度方向均匀布置多根T型钢作为加强筋,在舱体内部的纵向上还设置有多圈T型钢作为加强筋,该多圈T型钢沿所述舱体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行式隧道施工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1)的设备区域中还集成设有环境监测单元(7)和通讯单元(8),其中该环境监测单元(7)包括用于对救生舱内氧气含量执行实时检测的氧气传感器(71)、用于对救生舱内二氧化碳含量执行实时检测的二氧化碳传感器(72),以及用于实时检测救生舱内温度及湿度的温湿度计(73);该通讯单元(8)由有线视频通讯模块和无线视频通讯模块共同组成,并配合用于执行救生舱内外的视频通话。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行式隧道施工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供风单元(4)而言,其包括消音箱(42)、多级过滤器(43)和箱体(41),其中该消音箱(42)设置于所述箱体(41)的外部,其上设置有出风口和进风口,所述进风口通过承压管路与所述多级过滤器(43)相连,该承压管路上设置有球阀(44)和调压阀(45);所述多级过滤器(43)设置于箱体(41)的内部,其通过供风管路(46)与救生舱侧壁上的供风接口相连,该供风接口则直接与救生舱外部的空压机相连,并且将空压机所产生的高压空气作为风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6701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爆隔墙
- 下一篇:一种单体液压支柱自带测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