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医疗用导线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65823.3 | 申请日: | 2016-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782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9 |
发明(设计)人: | 寺师刚;志村诚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FMD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A61M25/01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刘文海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疗 导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血管病变部治疗用等中使用的医疗用导线。
背景技术
以往,在进行血管的末梢部的狭窄部以及堵塞部等血管病变部的治疗时,为了防止末梢部的血管壁的穿孔,或者防止误入病变部以外的侧支以及迅速治疗,存在如下的技术:手术医生一边使医疗用导线(以下称作导线)的跟前侧(后端侧)旋转一边利用血管蜿蜒部等有意地使导线的前端部弯曲成U字形状并到达病变部的入口部,之后,在稍微拉动跟前侧而使前端部的U字形状恢复至初始的形状后通过血管堵塞部,从而进行血管堵塞部的扩径治疗。
在该情况下,同时要求用于使导线的前端部弯曲变形成U字形状的易弯曲性、为了通过血管堵塞部等而从后端侧朝向前端侧的高度的旋转传递性能、以及反复抗疲劳特性。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使前端部弯垂(prolapse)(弯曲成U字)的导线。
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与前端部的螺旋弹簧相比靠后端侧的芯线具有弯曲刚性等机械特性的导线。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572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623906号公报
专利文献1所述的导线涉及如下的技术内容:使芯轴(芯线)的前端与大致半球体形的最前端部分离,在比最前端部靠后端侧的位置将柔软的安全线作为第一钎焊部而将芯轴的前端与线圈体接合,利用第一钎焊部的前端与后端的刚性差使导线弯垂。
专利文献2所述的导线涉及如下技术内容:芯线由不锈钢或者镍钛的超弹性合金构成,与前端部的螺旋弹簧相比靠后端侧的芯线的弯曲刚性在长边方向上线性变化,从而消除了急剧的阻力感,由此提高手术医生的操作性。
并且,专利文献1、2均没有记载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线圈内的芯线前端部具有前端细径体与至少一个以上的截头圆锥体,根据前端细径体的扭转角与截头圆锥体的扭转角的扭转角比发现使前端部弯曲成U字形状的适当条件,此外,还通过同时采用将截头圆锥体连接而成的连接截头圆锥体构造,能够一并提高使前端部弯曲成U字形状的易弯曲性、用于通过血管堵塞部的旋转传递性、以及反复抗疲劳特性等。这些性能是使用导线迅速到达血管病变部并且提高血管堵塞部的通过性的重要技术课题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著提高迅速治疗、血管病变部处的通过性的导线。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导线构成为,将具有从后端侧向前端侧逐渐缩径的部分的芯线的芯线前端部向外侧线圈内穿插。芯线前端部从前端向后端具有前端细径体和连接截头圆锥体,将外侧线圈的前端与前端细径体的前端接合而形成前端接合部,将外侧线圈的后端与芯线前端部的后端接合而形成外侧线圈后端接合部。
连接截头圆锥体构成为,沿长边方向连接至少两个以上的截头圆锥体,一个截头圆锥体的长边方向的长度从后端侧的截头圆锥体朝向前端侧的截头圆锥体逐渐减小,并且,后端的大径外径与前端的小径外径的外径比、即后端的大径外径/前端的小径外径从后端侧的截头圆锥体朝向前端侧的截头圆锥体逐渐增大。
另外,在连接截头圆锥体的最大外径为D0,最小外径为D1,全长为L,将从最大外径D0的横截面的中心位置朝向前端的任意位置X处的连接截头圆锥体的外径设为Dm,任意位置X处于0<X<L的关系的情况下,连接截头圆锥体的外径Dm满足Dm>{D0-(D0-D1)X/L}的关系式。
并且,连接截头圆锥体的前端的截头圆锥体为第一截头圆锥体,在将第一截头圆锥体的扭转角设为θo,将前端细径体的扭转角设为θ1的情况下,前端细径体的扭转角θ1与第一截头圆锥体的扭转角θo的扭转角比θ1/θo大于1。
前端细径体的横截面的形状呈长边与短边的长宽比、即长边/短边为1.676以上且3.958以下的矩形,前端细径体的扭转角θ1与第一截头圆锥体的扭转角θo的扭转角比θ1/θo为1.210以上且2.706以下。
外侧线圈从后端侧朝向前端侧具备后端大径部和前端小径部,在将外侧线圈的后端大径部的外径设为B1,将前端小径部的外径设为B2,将第一截头圆锥体的后端的大径外径设为D2的情况下,由于第一截头圆锥体的前端的小径外径为D1,因此第一截头圆锥体的后端的大径外径D2与前端的小径外径D1的外径比D2/D1大于外侧线圈的外径比B1/B2,即(D2/D1)>(B1/B2)。
内侧线圈从后端侧朝向前端侧具备后端大径部和前端小径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FMD,未经株式会社FMD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658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