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工合成抗根肿病甘蓝型油菜材料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363713.3 申请日: 2016-05-26
公开(公告)号: CN106035059B 公开(公告)日: 2018-04-24
发明(设计)人: 黄镇;徐爱遐;刘亚萍;郎丽娜;赵娜 申请(专利权)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A01H1/02 分类号: A01H1/02;A01H1/08;A01H4/00;A01G7/06
代理公司: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代理人: 李静
地址: 712100 陕西***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人工合成 根肿病 甘蓝 油菜 新材料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甘蓝型油菜人工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人工合成抗根肿病甘蓝型油菜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根肿病是由芸薹属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现分布于全世界,温带地区发病情况尤为严重。1995年,我国首次报道了油菜根肿病,随后该病在全国大面积蔓延,目前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均有分布,但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湖北、安徽、陕西南部等地。该病菌侵染和危害几乎所有的十字花科植物,特别是芸薹属植物,如白菜、甘蓝等(Piao等,2009)。油菜根肿病自苗期开始发生,主要侵染根部,造成植株生长迟缓,叶片变黄,植株矮化,并表现缺水,严重时幼苗枯死。成株期感病肿瘤多发生在侧根和主根的下部,后期肿瘤龟裂而且粗糙,最后腐烂,严重影响了水分和养分的正常吸收,从而造成油菜严重减产或者绝收。据研究报道油菜根肿病苗期发病率达17%,成株期田间平均发病率为15%,一般造成减产10%-20%,严重田块减产50%以上(陶学军,2015)。在我国,根肿病常年危害面积约320-400万公顷,占十字花科作物种植面积的1/3以上,大流行年份发生与危害面积可达900万公顷(王靖等,2008)。

十字花科根肿病存在多个生理小种,在我国,甘蓝型油菜根肿病病原至少存在2号、4号和13号等3个生理小种类型,其中4号小种存在的范围最广泛。在国外,如加拿大,具有2、3、5、6、8等至少5个生理小种,其中主要为3号生理小种。由于不同的生理小种所对应的致病基因不尽相同,在某一地区抗根肿病的品种种植到另外的区域后,常常由于生理小种发生改变而导致原来的抗根肿病品种变为感根肿病的品种,这给根肿病的防治带来极大的困难。此外,由于现有的一些十字花科材料抗性比较单一,多年种植后其抗性逐渐退化(Leboldus等,2012),因此,急需培育聚合多个抗性基因的品种。

由于根肿病传染性强、具低浓度致病阈值(Hatakeyama等,2013)、传播速度快、传播途径多,以及我们对该病菌的生活史和致病成灾机制的认识不足等,使得根肿病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毁灭性土传植物病害。利用传统的化学方法来防治根肿病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油菜根肿病传播,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的污染,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许多专家形成共识,解决油菜根肿病的有效方法是培育抗根肿病的油菜新品种,逐步淘汰没有抗性的品种。但是目前甘蓝型油菜中抗根肿病的油菜资源十分缺少,很难有效的应用到油菜育种中,而甘蓝型油菜的近缘物种白菜、甘蓝等中存在着许多抗根肿病的材料。因此,我们急需研究根肿病的遗传及作用机理,创制抗根肿病的油菜材料,培育抗根肿病的油菜新品种,并加以推广,缓解我国油菜根肿病的危害。

目前,大多数地方的根肿病的接种方法较为粗放,甚至很多单位仅以田间接种鉴定的结果作为判断植物是否抗根肿病,即使一些在实验室接种的也大多采用菌液拌土接种的方法,经常发生个体没有接种成功的现象,这样就给种质资源的抗根肿病鉴定带来很大的误差,常常上年度鉴定为抗根肿病的材料而下一年度表现为感根肿病。近年来根肿病在我国油菜主产区迅速蔓延,严重影响了我国油菜的生产,因此急需培育具有抗根肿病的油菜新品种。但由于我国甘蓝型油菜中抗根肿病的资源极为稀少,而其近缘物种白菜、甘蓝、黑芥中存在抗根肿病的材料,因此本发明拟采用远缘杂交的方法,利用白菜与甘蓝中的抗根肿病的种质资源,人工合成抗根肿病的甘蓝型油菜材料,摸索一条合成抗根肿病甘蓝型油菜品系的方法,弥补我国甘蓝型油菜抗根肿病资源的短缺。同时开展根肿病接种技术的研究,提高根肿病的接种效率,为根肿病的抗性鉴定提供良好的技术保证。因此,急需对原有的根肿病接种方法进行改良,提高根肿病接种成功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合成抗根肿病甘蓝型油菜材料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人工合成抗根肿病甘蓝型油菜材料的方法,以抗根肿病的甘蓝为母本与抗根肿病的小白菜杂交,F1代授粉15天后,挑选种子进行胚挽救,利用含2%的蔗糖的B5液体培养基培养未成熟的种子,当幼胚出现后长出子叶时,将胚移至含2%蔗糖的B5固体培养基上,3-4叶期时利用0.1%的秋水仙素处理2小时进行加倍,漂洗干净后移至土壤中,利用剥蕾授粉或者花期喷施盐水的方法使合成的植株自交,自交的种子在发芽期,利用根肿病P4生理小种接种,同时以感病的材料作为对照,同时接种;35天后,取出幼苗的根,洗净观察是否有肿块,没有肿块说明合成的植株具有根肿病抗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637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