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井下随钻仪器抽排样模块的电气与流体混连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63707.8 | 申请日: | 2016-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376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鲍必营;崔学广;吴宝影;朱晔文;翟慎德;刘宗林;周建立;王伟东;吴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地质录井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5/01 | 分类号: | F16L25/01;F16L29/04;F16L3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324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下 仪器 抽排样 模块 电气 流体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井下随钻仪器的连接技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井下随钻仪器抽排样模块的电气与流体混连接头。
技术背景
在地层测试中,井下液压类随钻测井仪器需要利用抽排样模块将地层流体过滤抽入仪器内部,以便检测模块在井下对地层流体中的油气含量进行分析测量。测量结束后,仪器再将流体样品排出。抽排样模块由多个液压集成模块组成,液压集成模块的连接需要一种电气与流体的混连接头,用以实现流体与电气的对接。在对接的过程中存在这样的问题:当接头使用后重新安装过程中,流体可能从暴露在外的模块端面漏出,污染电气插头和插座,从而减弱电连接部件的导电能力甚至引起短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井下随钻仪器抽排样模块的电气与流体混连接头。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包括自封流体连接管组件、多芯承压电插座、接头体、螺套和堵头;所述的自封流体连接管组件包括流体插接件和流体连接管。所述接头体的上端面开设有n条上流体管路,n≥5;接头体的下端面开设有n条下流体管路;同一横截面上,每两条下流体管路均不在同一圆周上;上流体管路的顶端和下流体管路的底端均插接流体插接件;流体插接件上开设有两个第一环形密封槽,第一环形密封槽内设有密封圈密封;接头体中心的空腔为电子线路管路,电子线路管路上设有多芯承压电插座;所述的多芯承压电插座与接头体固定;多芯承压电插座上设有两个第二环形密封槽,第二环形密封槽内设有密封圈;螺套由两个半环组成,套在接头体的外圆上;螺套加工有外螺纹;接头体的外壁两端均开设有两个第三环形密封槽,第三环形密封槽内设有密封圈。每条上流体管路与一条下流体管路通过接头体上沿径向开设的对应一条转向管路导通,转向管路外端通过螺纹连接有堵头;堵头上设置密封圈。
所述的流体插接件包括套管、插接管、第一弹簧和顶锥滑块;所述的套管与接头体固定;插接管与套管外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顶锥滑块头部的锥面上开设有与内腔连通的两个液体出口,顶锥滑块头部的锥面与插接管的内腔头部形成密封;第一弹簧设置插接管内,两端分别与套管外端和顶锥滑块尾部接触;插接管外壁开设有第四环形密封槽,第四环形密封槽内设有密封圈。
所述的流体连接管包括插收件、导流管、导流控制滑块和第二弹簧;所述的插收件内部开设相互导通的内端孔和外端孔,内端孔孔径大于外端孔孔径;所述的导流控制滑块外壁与内端孔构成滑动副,且导流控制滑块外壁开设有第五环形密封槽,第五环形密封槽内设有密封圈;导流管的头部穿过导流控制滑块,并与插收件的外端孔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的导流管上开设有多个液体流出孔;导流控制滑块的内壁与导流管尾部的锥面形成密封;第二弹簧套置在导流管头部,两端分别与导流控制滑块和插收件的内、外端孔过渡面接触。
所述接头体的外壁两端均开设有对称的两个导向槽。
所述的多芯承压电插座与接头体通过压盖轴向定位,多芯承压电插座上放置导向键与电子线路管路上的导向槽配合。
所述的套管与接头体通过压盖轴向定位。
所述的压盖与接头体通过十字沉头螺钉紧固。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采用自封流体连接管组件,从而可以限制本发明两端的抽排样模块拆卸时管路中的液体流出,接头体两端非对称的流体管路使横截面上管道布置不同的两个抽排样模块转接时顺利导通;采用多芯承压电插座既可以有效隔绝接头两端的高、低压液体环境,又可以保证电气传输。
2、本发明结构简单,连接快速,方便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纵向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顶面端面视图;
图4为图1的C-C剖视图;
图5-1为本发明中流体插接件与流体连接管未连接状态示意图;
图5-2为本发明中流体插接件与流体连接管连接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地质录井公司,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地质录井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637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过液胀塞式封堵装置
- 下一篇:一种小口径精密钢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