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桔霉素类化合物dicitrinone D制备方法及其在淋巴癌方面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61184.3 | 申请日: | 2016-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50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李亚平;赵杨杨;周彤;张其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07/06 | 分类号: | C07D407/06;C12P17/16;A61P35/00;C12R1/8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霉素 化合物 dicitrinoned 制备 方法 及其 淋巴癌 方面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桔霉素类化合物dicitrinone D制备方法及其在淋巴癌方面的应用,其结构式为:。通过发酵培养桔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 IBPT‑5,获取发酵物,然后从发酵物中分离纯化出该化合物。经实验证实,该化合物对人淋巴癌细胞U937具有很好的抗肿瘤活性,可作为制备淋巴癌细胞增殖抑制药物或抗肿瘤药物用于淋巴癌的研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桔霉素类化合物dicitrinone D制备方法及其在淋巴癌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桔霉素是一类由生物次级代谢产生的含氮有机化合物,自然界中的桔霉素种类较多,大多来源于植物,因此又有植物碱之称。桔霉素对人和动物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包括平喘镇咳、降血糖、降血脂、抗菌、抗肿瘤、镇痛等,其中以抗菌、抗肿瘤活性最为突出。天然结构桔霉素是创新药物研究中发现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来源,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桔霉素药物已经近百种。研究发现,一些海洋真菌能够在次级代谢过程中产生结构新颖、活性好的桔霉素,具有很好的药用和产业化前景。
本发明人研究得知,桔青霉 (Penicillium citrinum) IBPT-5, (已于2013年12月25日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 武汉 武汉大学,保藏编号是:CCTCC NO:M2013713) 的发酵产物的粗提取物有很好的细胞增殖抑制活性,遂对其活性成分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所示桔霉素类化合物具有抗淋巴癌活性,目前尚未见该化合物对人淋巴癌细胞U937的增殖抑制活性的报道,因此市场上也尚未见有与此相关的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桔霉素类化合物dicitrinone D制备方法及其在淋巴癌方面的应用,该化合物具有抑制淋巴癌细胞增殖作用,具有抗淋巴癌活性,其结构式为:
。
该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是通过发酵培养桔青霉 (Penicillium citrinum) IBPT-5,获取发酵物,然后从发酵物中分离纯化出该化合物,具体步骤如下:
(1)发酵生产
培养微生物的常规方法,取桔青霉 (
(2)浸膏的获得
用纱布将菌丝体和发酵液分离,将发酵液用两倍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两次,萃取液减压蒸馏至干,得到发酵液的乙酸乙酯浸膏;
(3)化合物的分离精制
该步骤(2)得到的乙酸乙酯浸膏通过100-200目硅胶拌样后,以石油醚:二氯甲烷:甲醇为洗脱液用减压硅胶色谱柱梯度洗脱,以二氯甲烷:甲醇为洗脱液,进一步通过加压硅胶柱层析梯度洗脱,得到二氯甲烷:甲醇v/v=100:1的洗脱物,再通过半制备液相色谱(1010型ODS-A,10×250 mm,5μm):分离流速为5 mL/min,流动相为85%乙腈含0.1% TFA,得到所示化合物,tR 6.8 min。
所述桔青霉 (Penicillium citrinum) IBPT-5,已于2013年12月25日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 武汉 武汉大学,保藏编号是:CCTCC NO:M 2013713。
本发明还保护了所述的化合物在制备抑制淋巴癌细胞增殖药物中的用途,及该化合物在制备抗淋巴癌药物中的用途。所述淋巴癌细胞为人淋巴癌细胞U93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611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