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立式钒氮合金高温炉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42401.4 | 申请日: | 2016-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21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志锋 |
主分类号: | F27B1/09 | 分类号: | F27B1/09;F27B1/02;F27B1/10;F27D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75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立式 合金 高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钒氮合金加热煅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节能立式钒氮合金高温炉。
背景技术
钒氮合金作为一种新型钢铁添加剂,可替代钒铁用于微合金化钢的生产,它添加于钢中能提高钢的强度、韧性、延展性及抗热疲劳性等综合机械性能,并使钢具有良好的可焊性;在达到相同强度下,添加钒氮合金较添加钒可节约钒30%~ 40%,降低了成本;钒氮合金已被国内外钢厂普遍使用,其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目前市场生产钒氮合金采用的加热窑炉设备大致有以下几种:真空电炉间歇式生产;攀钢采用电加热隧道窑、中频电加热竖炉、管式炉、微波炉;这些钒氮合金生产炉窑都存在缺陷,真空电炉间歇式生产,生产效率低;电加热隧道窑,窑内气体不能及时外排,在炉窑内形成涡流,窑内水蒸气和其他腐蚀性气体对窑内耐火材料有一定的腐蚀性,影响炉体寿命,同时还阻碍氮气进入参加反应,影响产品的质量;中频电加热竖炉,物料在炉窑内热胀冷缩,容易堵塞炉窑,对炉窑内壁造成损坏,影响炉窑的使用寿命;管式炉和微波炉不适合大规模化工业生产,目前全国只有寥寥几家使用。
在申请号为201420245287.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解决生产效率低、损耗大的一种节能高效斜式钒氮合金窑炉:包括钒氮合金炉体、出烟口、低温段、中温段、高温段、冷却段、氮气进气口、出料口、进料口、加热元件、炉窑倾斜支撑架;所述钒氮合金炉体依次设有低温段、中温段、高温段和冷却段;所述加热元件包括上部加热元件和下部加热元件,上部加热元件设于中间炉料主通道上部,下部加热元件设于中间炉料主通道下部。
虽然上述窖炉能提高产率,但是同现有的煅烧炉一样,设备长度长,非常占用空间,也容易散失热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减少占地空间、提高热量使用效率的节能立式钒氮合金高温炉。
为了达到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节能立式钒氮合金高温炉,具有炉体和轨道,所述炉体包括依次连接的低温炉、中温炉、高温炉和冷却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炉、中温炉、高温炉和冷却炉依次上下连接,所述轨道在竖直方向上螺旋设置且依次穿过所述低温炉、中温炉、高温炉和冷却炉。
进一步,所述低温炉和中温炉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电加热棒,且下侧的电加热棒数量大于上侧的电加热棒数量。
进一步,所述中温炉和高温炉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电加热棒,且下侧的电加热棒数量大于上侧的电加热棒数量。
进一步,所述高温炉和所述冷却炉之间设置有第三隔板,所述第三隔板只在上侧设置有电加热棒。
进一步,所述第三隔板上侧面的电加热棒数量大于所述第二隔板上侧面的电加热棒数量,所述第二隔板上侧面的电加热数量大于所述第一隔板上侧面的电加热棒数量。
进一步,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以及所述第三隔板上均设置有供轨道穿过的穿孔。
进一步,所述第三隔板上设置有隔热层。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
将传统横向依次设置的高温炉,改为上下连接的方式,可大大减少占地空间,装有钒氮合金的推盘在轨道上靠重力作用自上而下运动,在运动过程中依次通过低温炉、中温炉和高温炉被加热。同时,高温炉、中温炉和低温炉从小往上依次设置,热量往上蒸发对上层加热炉有加热作用,提高了热量使用效率,降低了能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节能立式钒氮合金高温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节能立式钒氮合金高温炉,具有炉体和轨道5,炉体包括依次连接的低温炉1、中温炉2、高温炉3和冷却炉4。且低温炉1、中温炉2、高温炉3和冷却炉4依次上下连接,如一个塔的形状。轨道5在竖直方向上螺旋设置且依次穿过所述低温炉1、中温炉2、高温炉3和冷却炉4。装有钒氮合金的推盘在轨道5上靠重力作用自上而下运动,在运动过程中依次通过低温炉1、中温炉2和高温炉3被加热。炉体的外侧设有放烟口9,用于排出炉体内的烟气。
低温炉1和中温炉2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6,第一隔板6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电加热棒,且下侧的电加热棒数量大于上侧的电加热棒数量。
中温炉2和高温炉3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7,第二隔板7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电加热棒,且下侧的电加热棒数量大于上侧的电加热棒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志锋,未经吴志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424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日照太阳能空气能集成烘干系统
- 下一篇:一种倾斜式钒氮合金高温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