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运动鲁杰氏菌菌株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41231.8 | 申请日: | 2016-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93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于明超;张晓华;郑艳芬;李志涛;汤开浩;李文涛;蔡秀磊;徐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61K35/741;A61P31/04;A23K10/18;C12R1/01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1 | 代理人: | 曾庆国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运动 鲁杰氏菌 菌株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动鲁杰氏菌YJ3菌株及其应用,菌株YJ3的保藏号为CGMCC No.12381。该菌株可通过产生抑菌蛋白和密度感应淬灭酶等方式防控水产养殖病害,并且能够抑制多种常见病原菌。更为重要的是,菌株YJ3对发光弧菌的发光强度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能够降低发光弧菌对卤虫的感染。菌株YJ3对南美白对虾虾苗和卤虫均没有毒副作用,可作为饲料添加剂或养殖水体添加剂应用于水产养殖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有益菌筛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运动鲁杰氏菌菌株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对虾养殖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产业之一,为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随着对虾养殖的集约化、规模化以及高密度生产,疾病问题日益突出。弧菌病(vibriosis)是对虾养殖中最常见、危害性最大的细菌疾病,已经使世界上多个国家遭到严重的经济损失。能够引起对虾弧菌病的病原菌主要有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溶藻胶弧菌(V.alginolyticus)、鳗弧菌(V.anguillarum)、坎贝氏弧菌(V.campbellii)、灿烂弧菌(V.splendidus)、美人鱼弧菌(V.damsela)、杀对虾弧菌(V.penaeicida)、副溶血弧菌(V.parahaemolyticus)和哈维氏弧菌(V.harveyi)等。患病对虾表现为活力差、厌食、生长和变态过程缓慢、空肠以及肌肉不透明等症状,感染严重者表现为组织及附肢坏死,而且常常伴有败血症。近年来,一种灾难性的新兴疾病“早期死亡综合征”(early mortalitysyndrome,EMS)于2009年在中国南部首次出现,后来又蔓延至越南(2010)、马来西亚(2011)和泰国(2012)等地。该病主要发生在放苗20-30天的仔虾中,被感染后通常可引起100%的死亡率。据全球水产养殖联盟(GAA)估计,亚洲对虾产业因爆发EMS而损失近10亿美元。
病害的频繁发生极大地降低了对虾的产量,迫使人们使用抗生素来治疗疾病。但是,抗生素是通过干扰病原菌必要元素的合成(如细胞壁、DNA和RNA等)来阻止其生长或将其直接杀死,这种方式势必会引起强烈的选择压力使细菌出现抵抗机制,促使耐药菌株的产生,因此而导致的恶性循环使问题愈演愈烈,严重阻碍水产养殖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通常情况下,病害的发生是由于外在环境恶化导致对虾抗逆能力下降,从而引起病原菌感染。因此,提高对虾的抗病能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近年来,使用有益菌来防控养殖病害的理念逐渐被人们接受。Fuller(1989)将其定义为“通过改善宿主肠道菌群平衡而发挥有益作用的一种活菌添加剂”。这种定义是针对人类和家畜动物而言。由于水产养殖动物终生生活在水体中,其周围的水环境与自身消化道对维持机体健康同样重要。因此,Gram等人(1999)将有益菌定义为“通过改善菌群平衡(体内或/和体外)而发挥有益作用的一种活菌添加剂”。不同的有益菌发挥作用的方式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1)产生消化酶,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很多有益菌能够产生淀粉酶、蛋白酶等酶类,使宿主胃肠道中难以消化的食物得以消化。(2)与病原菌竞争附着位点和营养物质。有益菌通过吸附在肠黏膜而定植于肠道,能够阻止病原菌的附着,使其尽快排出肠道,称为竞争性排斥效应。(3)产生抑菌物质。有益菌能够产生一些物质来抑制周围其它细菌的生长,如细菌素、溶菌酶以及铁载体等。(4)免疫刺激作用。有益菌能够刺激宿主产生细胞免疫,包括提高溶菌酶、呼吸爆发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抗蛋白酶和过氧化物酶等的活性,增加白细胞及淋巴细胞的数量;还能促进宿主体液及细胞中抗体的产生。(5)提供营养。有些有益菌能够产生脂肪酸、生物素和维生素B12等,供给宿主生长需要。(6)改善水质。有些细菌能够将有机物转化为二氧化碳等气体,降低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氮的含量,从而减轻水体负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海洋大学,未经通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412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