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针对上行数据传输的反馈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18143.6 | 申请日: | 2016-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0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牟勤;刘柳;蒋惠玲;武田和晃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主分类号: | H04L1/18 | 分类号: | H04L1/18;H04L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18 | 代理人: | 郭曼,王琦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千代***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对 上行 数据传输 反馈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特别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中针对上行数据传输的反馈方法及相应装置。
背景技术
在第四代移动通信(4G)飞速发展的今天,第五代移动通信(5G)标准制定也提上了日程。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的定义,5G将拥有三大类典型的应用场景:一是增强型的移动宽带(eMBB,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在这一场景下智能终端用户上网峰值速率可以达到10Gbps甚至20Gbps,从而能够支撑虚拟现实、视频直播和分享以及随时随地云接入等大带宽应用的发展;二是大连接物联网(mMTC,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这要求5G网络支撑的人和物的联接数量达到100万个/平方公里;三是低时延超可靠通信(uRLLC,Ultra 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这意味着5G网络的时延可达1毫秒,从而推动诸如智能制造、远程机械控制、辅助驾驶以及自动驾驶等低时延业务的发展。
如前所述,在上述大连接物联网的应用场景下,5G网络支撑的人和物的联接数量要达到100万个/平方公里。在如此海量的终端需要接入的情况下,5G网络中上行的业务量将大大增加。相对应地,5G网络中基站进行上行调度时的信令开销也将大大增加。因此,在5G网络中,如何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针对上行数据传输的反馈方法,包括:接收并解调用户终端UE发送的上行数据后,根据对所述UE上行数据的解调结 果,通过用于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DCI向所述UE发送反馈。
其中,上述DCI可以包括:一个以上的混合自动重传HARQ字段以及一个标识字段。
DCI中一个以上的HARQ字段分别承载针对一个包含一个以上UE的UE分组的上行数据传输反馈;标识字段用于标识所述DCI对应的UE分组;此时,根据对所述UE上行数据的解调结果,通过所述DCI向所述UE发送反馈包括:将UE分组;为所述UE分组内每个UE分配一个HARQ字段,作为所述UE对应的HARQ字段;根据一段时间内针对来自所述UE分组内各个UE的上行数据的解调结果分别确定所述一个以上HARQ字段的值;以及将所述DCI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所述UE分组内的所述一个以上UE。
DCI中一个以上的HARQ字段分别承载针对一个UE一次以上上行数据传输的反馈;此时,根据对所述UE上行数据的解调结果,通过所述DCI向所述UE发送反馈包括:根据一段时间内针对来自所述UE的一次以上上行数据传输的解调结果分别确定所述一个以上HARQ字段的值;以及将所述DCI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所述UE。
上述DCI还可以包括:一个混合自动重传HARQ字段以及一个标识字段。
DCI中的HARQ字段指向一个物理下行数据信道;所述标识字段用于标识所述DCI对应的UE;此时,根据对所述UE上行数据的解调结果,通过所述DCI向所述UE发送反馈包括:确定一段时间内已正确解调的上行数据所对应的UE的标识;以及通过所述DCI中HARQ字段所指向的物理下行数据信道发送所确定的UE的标识。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针对上行数据传输的反馈方法,包括:发送上行数据后接收用于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DCI;以及根据所述DCI确定所述eNB是否已正确接收了本次传输的上行数据。
其中,DCI可以包括:一个以上的混合自动重传HARQ字段以及一个标 识字段。
DCI中一个以上的HARQ字段分别承载针对一个包含一个以上UE的UE分组上行数据传输的反馈;所述标识字段用于标识所述DCI对应的UE分组;此时,接收用于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DCI包括:接收eNB下发的DCI,根据所接收DCI的标识字段判断是否为自身所在UE分组对应的DCI,如果是,则接收所述DCI;确定所述eNB是否已正确接收了本次传输的上行数据包括:确定在所接收DCI中自身对应HARQ字段;以及根据所接收DCI中自身对应HARQ字段的值,确定所述eNB是否已正确接收了本次传输的上行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NTT都科摩,未经株式会社NTT都科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181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