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坡口导槽蜂窝孔井盖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16186.0 | 申请日: | 2016-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5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姜文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文尧 |
主分类号: | E02D29/14 | 分类号: | E02D2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81 黑龙江省哈尔***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坡口导槽 蜂窝 井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城建地下管网设施技术。
背景技术:
全国的检查井盖都是依据CJ/T3012-93和GB/T23858-2009的相关标准和图示设计和制造的,因此其结构大同小异,即既有井盖都是井口大,井盖小,井盖深嵌于井口之中,井盖底圈搭在井口中部的支撑环上,为了便于井盖开启进出,井口与井盖之间都留有足够宽的间隙,井盖上面有开启井盖的工具孔,排水和雨水井盖则开了许多小孔,供水流入。
发明内容:
现有井盖的缺点和不足:1、虽然井盖与井口之间间隙较大,但是其中塞满了泥沙和垃圾,不仅不能排水入井反而使井盖开启十分困难,并且井盖在压力作用下与支撑环配合紧密水流很难通过。2、现有井盖的上面开了很多小孔,但是总截面太小遇上大雨急雨路面积水成河,影响交通,时有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但是孔开大了多了影响井盖的强度和外观。3、因为井口与井盖的间隙井盖在车轮的冲击下撞击井壁产生噪声,同时长时间的撞击和振动会加速井盖的疲劳破损。4、因为井口与井盖的间隙,大量的泥沙堆积在支撑环上,如果是单边垫高另一边就可能悬空,导致翻盖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5、因为井口与井盖有间隙,井口与井盖不连接,各自单独承力,井盖上的力只能通过支撑环这唯一途径传递,而支撑环是单边固定,另一边是悬空的自由边受力不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坡口导槽蜂窝孔井盖,它包括井盖(1)、井座(2)、支撑环(4)、井盖底圈(3)、井座底盘(6),其特征是,井盖(1)由井盖底圈(3)、井盖外环(9)、蜂窝孔(10)、叉形锁(5)组成;井座(2)由支撑环(4),井座底盘(6),井口外环(7),导流槽(8)组成,组装时把井盖底圈(3)下端的叉形锁(5)的叉口对准支撑环(4)的底面,转动井盖(1)这时井盖(1)与井座(2)就锁在一起了。
如上所述的井盖外环(2),其特征是在现有井盖的上端外侧增加一个圆环,这个圆环的切面外侧形状是坡口斜面的,上大下小有斜度。
如上所述的井口外环(8),其特征是在现有井口上端增加一个圆环,这个圆环的切面内侧边也是坡口斜面的,上大下小斜度与井盖外环(2)相同。
如上所述的导流槽(9),其特征是在井口外环(8)的内侧围圈上间隔交错设置的切口,切口的斜度与井口外环(8)相同。
如上所述的井盖底圈(3),其特征是他不是一个完整的圆环,而是断开成几段。
如上所述的支撑环(6),其特征是他也不是一个完整的圆环,而是断成几段。
如上所述的叉形锁(4),其特征是它与井盖底圈(3)的下端连成一体,一次成型。
如上所述的蜂窝孔(10),其特征是,它是在井盖(1)正面开的孔。
本发明对比背景技术的有益效果。
1、井盖与井口坡口斜面结构,使得其配合更加严密稳固,消除了井盖与井口的间隙,位移没有了,撞击噪声没有了,井盖开启容易了,井盖寿命延长了,伤人毁车损物减少了。
2、增加了导流槽,蜂窝孔排水通道宽了,水的排量增加了,路面积水成灾的现象减少了,交通顺畅了,同时导流槽外露部分仅是一条窄窄的缝,导流槽的大部分隐于井盖下面,因此不影响井盖的外观。
3、井盖比井口大了,井盖外环搭在井口外环上,并且是坡口斜面配合,井盖上的力可通过二个通道传递,受力更合理了,安全性增加了。
4、井盖底圈和支撑环由整圈变成了几个小段,首先,井盖底圈分成几小段,留出空隙水流更通畅无阻了,支撑面分成几小段是与井盖底圈相配合,也可便于与叉形锁的配合,同时也大大减少了井盖的重量。
5、增加了井锁,丢盖、翻盖、马路陷阱现象没有了,井盖与井口碰撞的噪声消失了, 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大大减少了,安全性提高了,同时因为叉形锁与井盖底圈是同一个整体,一次制造成型,不增加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剖面示意图:(1)井盖、(9)井盖外环、(3)井盖底座、(5)叉形锁、(2)井座、(4)支撑环、(6)井座底盘、(7)井口外环、(8)导流槽、(10)蜂窝孔。
图2,是图1的俯视图示意图:(4)支撑环、(7)井口外环、(8)导流槽、(6)井盖底座、(10)蜂窝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文尧,未经姜文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161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