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超市收银台的商品装袋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03905.5 | 申请日: | 2016-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577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李益兵;戴宏宇;陈子薇;任钰琦;何颜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B43/14 | 分类号: | B65B43/14;B65B43/3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2102 | 代理人: | 钟锋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超市 收银台 商品 装袋 辅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市收银辅助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超市收银台的商品装袋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超市也随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超市以其规模大、成本低、毛利低、销售量大、可满足顾客对食品和家庭日用品的全部需要等特点,得到了消费人群的青睐。2002年以来,我国超市行业的门店总数、总面积、员工人数、销售总额、利润总额等都表现出了稳步上升的态势。
超市收银过程大概分为四个步骤:从购物车(篮)取货、扫码、装袋、收款。大多数超市收银员只完成扫码和收款工作,取货和装袋均由顾客自行完成,装袋操作的速度比扫码操作慢,这一问题使装袋和付款之间出现了等待时间。在节假日迎来顾客高峰期时,会出现顾客滞留的现象。顾客等待时间过长、占用了超市大量的空间,也降低了收银员的工作效率,影响了超市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实现选袋、取袋和开袋一体化的应用于超市收银台的商品装袋辅助装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超市收银台的商品装袋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选袋系统、取袋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选袋系统包括底座,底座上安装有转盘,转盘与驱动电机相连,驱动电机可带动转盘旋转;转盘上周向间隔安装有若干支撑杆,支撑杆的上部设有外伸凸台,外伸凸台与购物袋架的一端固定相连,购物袋架的另一端悬挂购物袋;每个购物袋架配置两组取袋系统,取袋系统包括皮带,皮带通过带轮传动,皮带的行走方向与购物袋架的长度方向相同;皮带上固定安装有取袋装置,取袋装置位于购物袋架的上方,取袋装置可将购物袋架固定端的购物袋夹紧,送至购物袋架的自由端;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主控面板,主控面板分别与驱动电机和取袋系统相连;主控面板上设置有与不同型号购物袋对应的控制按钮。
按上述方案,购物袋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水平架,与同一个购物袋架配置的两组取袋系统分别位于两个水平架的正上方;两个水平架之间的距离与购物袋的尺寸相适应;购物袋的两个提手分别悬挂在水平架上。
按上述方案,所述取袋装置包括导轨,导轨的下部设有固定块,固定块与皮带固定相连;导轨的下部安装有压袋部分和输袋部分,输袋部分包括输袋本体,输袋本体上安装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为可伸缩杆;第一连杆的一端伸出输袋本体,与压袋部分相连;输袋本体上安装有若干输袋轮,输袋轮位于第一连杆伸出部分的下方;压袋部分包括压袋本体,压袋本体的一端与第一连杆的伸出端相连,压袋本体与第一连杆相连的端面上固定有压头,压头与输袋轮相对设置;压头上安设有感应器,感应器与主控面板相连。
按上述方案,所述导轨的两侧通过支撑杆与下方的壳体相连,所述压袋部分和输袋部分均分别安装在壳体上。
按上述方案,所述压头为橡胶压头。
按上述方案,所述商品装袋辅助装置还包括开袋系统,开袋系统包括固定底座、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的一端均与固定座铰接,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可分别绕各自的铰接端转动,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分别固定有吸盘。
按上述方案,所述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均为可伸缩杆。
按上述方案,所述购物袋架的自由端向下弯曲成挂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集选袋、取袋、开袋过程为一体,商品扫码后可直接装入购物袋,节约了人工取袋和开袋的时间,这种机械自动化的操作大大减少了收银员的工作量,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2、选袋系统通过转盘转过的角度来选择购物袋的型号,只需通过操作按钮即可实现,方便快捷;3、取袋系统通过输袋轮与购物袋之间的摩擦力,将所选的购物袋与其他购物袋分离,这种方式分离效果好;4、开袋系统通过吸盘的产生的负压将购物袋打开,简单易行,减少了收银员或顾客的工作量;5、本发明结构合理,使用便捷,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选袋系统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取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主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的工作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039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