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旧覆铜板反应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02403.0 | 申请日: | 2016-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672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夏建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夏博士节能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G3/10 | 分类号: | C01G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29 | 代理人: | 周浩杰 |
地址: | 21310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旧 铜板 反应 回收 系统 | ||
1.一种废旧覆铜板反应回收系统,具有反应槽(1)、氧化槽(2)、清洗槽(3)、母液容器(4)和供气装置(5);母液容器(4)的出液口分别与反应槽(1)的进液口、氧化槽(2)的进液口连接相通,母液容器(4)的进液口与清洗槽(3)的出液口连接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液容器(4)上设有加热系统;所述母液容器(4)上设有加热隔层(41),加热隔层(41)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加热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装置(6);太阳能集热装置(6)的出水口与加热隔层(41)的进水口连接,加热隔层(41)的出水口与太阳能集热装置(6)的进水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旧覆铜板反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系统还包括电加热装置(7);所述电加热装置(7)设置在母液容器(4)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旧覆铜板反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集热装置(6)包括太阳能集热器(61)、保温承压水箱(62)、增压水泵(63)和耐高温水泵(64);所述保温承压水箱(62)上设有冷水进水口、热水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加热隔层(41)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增压水泵(63)的进水端连接,增压水泵(63)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保温承压水箱(62)的冷水进水口连接;所述保温承压水箱(62)的第一出水口通过管道与耐高温水泵(64)的进水口连接,耐高温水泵(64)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太阳能集热器(61)的进水端连接,太阳能集热器(61)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保温承压水箱(62)的热水进水口连接,保温承压水箱(62)的第二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加热隔层(41)的进水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旧覆铜板反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集热装置(6)还包括承压缓冲水箱(65);增压水泵(63)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承压缓冲水箱(65)的进水口连接,承压缓冲水箱(65)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保温承压水箱(62)的冷水进水口连接;承压缓冲水箱(65)与保温承压水箱(62)连接的管道上设有单向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废旧覆铜板反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槽(1)上设有第一辅助加热隔层(11),氧化槽(2)上设有第二辅助加热隔层(21);所述第一辅助加热隔层(11)的出水口、第二辅助加热隔层(21)的出水口均通过管道与太阳能集热装置(6)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一辅助加热隔层(11)的进水口、第二辅助加热隔层(21)的进水口均通过管道与太阳能集热装置(6)的出水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废旧覆铜板反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槽(1)上设有第一辅助加热隔层(11),氧化槽(2)上设有第二辅助加热隔层(21);所述第一辅助加热隔层(11)的出水口、第二辅助加热隔层(21)的出水口均通过管道与增压水泵(63)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第一辅助加热隔层(11)的进水口、第二辅助加热隔层(21)的进水口均通过管道与保温承压水箱(62)的第二出水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其中之一所述的废旧覆铜板反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槽(1)的底部设有第一排污刮板(12);所述反应槽(1)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对称设有向外鼓起的第一滑槽(13),第一排污刮板(12)的两端滑动设置在相应的第一滑槽(13)内;所述氧化槽(2)的底部设有第二排污刮板(22);所述氧化槽(2)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对称设有向外鼓起的第二滑槽(23),第二排污刮板(22)的两端滑动设置在相应的第二滑槽(23)内;所述第一滑槽(13)和第二滑槽(23)的外鼓面上均滑动设有驱动磁块(8);所述第一排污刮板(12)和第二排污刮板(22)的两端均设有从动磁块;所述驱动磁块(8)与相应的从动磁块作用配合;所述驱动磁块(8)与驱动气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夏博士节能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夏博士节能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0240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波长分配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服务链引流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