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弥散强化微合金高强钢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77961.6 | 申请日: | 2016-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98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辉;周文强;刘祥东;林承江;潘利波;李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12;C22C38/08;C22C38/14;C21C7/10;C21D8/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104 | 代理人: | 胡镇西 |
地址: | 43008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弥散 强化 合金 高强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金材料中的低合金结构钢制造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弥散强化微合金高强钢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在汽车结构钢领域,随着实际应用的发展需求,对钢的综合性能的要求日益严格,不仅要求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同时要求具有良好的成形性能、焊接性能、回弹性能和抗延迟断裂性能。研究表明,在高强钢生产过程中,由于其成分的特殊性和性能的高要求,导致其生产工艺异常苛刻,同时成材率和生产效率较低。
题为“微合金元素对V-N中碳微合金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一文研究了微合金元素种类、含量及生产工艺对V-N中碳微合金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但其由于所含钒的含量过高,给冶炼和轧制带来困难,铸坯易边裂,热轧板也会边裂,且碳的含量和硅的含量过高,焊接困难,也会导致冲压产生回弹。
因此,合理设计碳和合金元素的种类及含量,优化生产工艺,保证优异的综合性能,提高产品成材率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满足汽车结构件和加强件的应用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解决目前国内汽车结构件和加强件用高强钢生产中的一些技术瓶颈,提供一种制造成本低、生产工艺合理可控、综合性能优良的弥散强化微合金高强钢及其生产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弥散强化微合金高强钢,钢的化学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比如下:C:0.05~0.06%,Si:0.01~0.02%,Mn:0.47~0.53%,Al:0.02~0.05%,P≤0.010%,S≤0.006%,V:0.09~0.10%,N:0.007~0.008%,Ni:0.02~0.03%,Th:0.02~0.04%,Zr:0.012~0.018%,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其金相组织为等轴/针状铁素体+粒状珠光体,且有大量弥散粒子析出,其中珠光体含量为11~13%。
进一步地,钢的化学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比如下:C:0.052~0.058%,Si:0.012~0.018%,Mn:0.47~0.53%,Al:0.025~0.045%,P≤0.010%,S≤0.006%,V:0.09~0.10%,N:0.007~0.008%,Ni:0.02~0.03%,Th:0.025~0.035%,Zr:0.014~0.016%,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
进一步地,钢的化学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比如下:C:0.055%,Si:0.015%,Mn:0.49%,Al:0.032%,P:0.005%,S:0.004%,V:0.095%,N:0.0073%,Ni:0.026%,Th:0.028%,Zr:0.0155%,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
本发明的弥散强化微合金高强钢中各化学成分的作用如下:
碳(C):碳是提高钢的强度的固溶强化元素,强化效果明显,且合适的C含量与微合金元素结合,利于弥散强化。含量较高时,易形成马氏体而恶化钢的低温韧性,不利于保证其成形性和焊接性能;含量较低时,会使钢板强度不足,同时也会增加冶炼时的难度。本发明控制C含量范围为:0.05~0.06%。
硅(Si):硅是常用的脱氧剂,有固熔强化作用,有利于提高钢的强度、弹性极限和改善其综合性能,但Si元素容易在钢板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Mn2SiO4,从而影响材料的镀锌性能,对回弹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本发明将Si的含量目标值控制在0.01~0.02%。
锰(Mn):锰是重要的强韧化元素,作为奥氏体形成元素,在扩大奥氏体区,降低终轧温度,推迟奥氏体转变,可以同时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但Mn含量太高,一方面增加成本,另一方面对钢坯中心偏析有不利影响,有损于钢板的韧性,并且在焊接时容易产生裂纹,Mn含量太低则不能有效促进中温组织转变,容易降低钢的强度。因此控制Mn含量范围为:0.47~0.53%。
铝(Al):铝在本发明中起到脱氧的作用,但Al含量过高会带来冶炼难度,同时易产生夹杂,本发明中控制Al含量为:0.02~0.05%。
磷(P):磷在钢中为有害元素,其含量要严格控制,高的P含量会增加钢的冷脆倾向,并且P极易在钢坯的心部偏析,由于这种含P量高的强偏析带较脆,使得在轧钢后容易产生内在缺陷,同时,对钢的塑性、焊接性和成形性带来不利影响。本发明的磷含量控制为P≤0.010%。
硫(S):硫在钢中为有害元素,高的S含量对钢的塑性、焊接性和成形性也会带来不利影响。本发明硫含量为S≤0.00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779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